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皮肤肥厚
症状

概述

皮肤肥厚是指皮肤的—层或数层的细胞增多或肥大,最多波及表皮层。广泛性的皮肤肥厚多见于肢端肥大症,局部的皮肤肥厚多见于皮肤感染、酒渣鼻皮肤病

病因

1.真菌感染体癣等。
2.其他疾病:肢端肥大症、酒渣鼻、银屑病

3.物理性原因,如长期摩擦或者搔抓刺激等也可导致皮肤增厚,苔藓样变。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生长激素测定:单克隆抗体法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生长激素测定值常高于正常的50倍以上。
2.影像学检查
①X线蝶鞍像:肢端肥大症患者蝶鞍扩大、鞍底骨质吸收或破坏、鞍背骨质侵噬、鞍底倾斜呈双边征
②薄层断面CT:肢端肥大症患者肿瘤多为低密度影,均一强化或周边强化;可突入鞍上池伴垂体柄偏移,可突破鞍底骨质形成蝶窦内肿块。 
③MRI:肢端肥大症诊断的关键为薄层冠状T1加权像扫描,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质子密度加权像为等信号;较大者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为等或较高信号;注入GD-DTPA后明显增强;可见垂体柄偏移、鞍底倾斜,肿瘤突入鞍上池、室间孔、第三脑室,侵入额叶、颞叶、蝶窦、筛窦、海绵窦、脚间池、桥前池。
3.病理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常用PAS染色,体癣者在表皮角质层可找到菌丝和孢子,菌丝多与角质层平行生长。有肉芽肿损害时,则可在毛囊真皮上部找到菌丝,表皮可有角化不全、角化过度,棘层增厚、真皮乳头层水肿,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可见角质层下或表皮内水疱形成。寻常性银屑病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伴有角化不全,角质层内或棘层上部可见中性粒细胞聚集,分别称为Munro微脓肿和Kogoji海绵状脓疱;真皮乳头内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4.其他检查
①毛囊蠕形螨检查:酒渣鼻患者检查可见蠕形螨。
②直接镜检:体癣者在查到真菌菌丝或孢子后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肢端肥大症 本病较少见,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40~45岁,一般起病较缓。儿童期发病的生长激素腺瘤表现为巨人症;成人发病者主要表现为油样皮肤、多汗、体毛粗糙,面容粗糙、手指变粗、皮肤皱褶、头痛乏力、多汗、腰酸背痛、手足增宽增大、帽号与鞋号不断增加,还可出现糖尿病亢的症状体征。
2.酒渣鼻 酒渣鼻多见于中年人,损害特点为鼻与面中部出现弥漫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伴发丘疹、脓丘疹、脓疱,病变呈进行性发展,晚期可形成鼻赘
3.体癣 当致病性真菌侵犯人体表面的角质层后,可引起很轻的炎症反应,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继之脱屑,常呈环状,开始时损害分开散布,当逐渐扩大后,可互相融合重叠,有时甚至犯发至全身。
4.银屑病 银屑病的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银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患者病情春季、冬季加重,夏季缓解。一般分为四型,即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与红皮病型。

治疗原则

针对引起皮肤肥厚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