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上腹痛综合征
疾病

概述

上腹痛综合征(ESP)是一组消化系统的临床症状群,表现为进餐后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等,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类型。

病因

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
1.饮食因素
食物过敏可能是导致免疫细胞浸润及胃黏膜轻度炎症的原因之一。摄入食物可引起或加重ESP,这与食物过敏有一定的关系。
2.精神心理
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者为此病的易患人群。
3.胃肠动力异常
胃排空功能障碍、餐后胃排空延迟、近端胃张力增加等胃肠动力异常的情况,可引起上腹痛等症状。
4.内脏高敏感性
胃酸阿司匹林及十二指肠内容物等均可诱发胃的高敏感性。
5.免疫因素
部分患者的胃黏膜可能存在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激活和轻度炎症。
6.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炎症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十二指肠炎症及幽门前区糜烂等可能是部分患者发病的原因。

临床表现

ESP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亚型,表现为上腹痛,可伴有上腹烧灼感,但不向胸骨后扩散。疼痛可因进食诱发或缓解,但也可发生于空腹时。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便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测均无异常。
2.胃镜
无胃、十二指肠器质性病变征象,或仅有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
3.X线钡餐检查
常无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器质性病变发现。有时可发现有排空过缓或排空过快。
4.腹部B超
排除肝胆胰疾病。

诊断

确诊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1.上腹部中度及以上程度疼痛或烧灼感至少每周1次。
2.疼痛无放射性,仅局限在上腹部,没有全身、腹部其他区域或胸部疼痛。
3.疼痛呈间歇性。
4.排气或排便不能使上腹痛缓解。
5.不满足胆囊和奥迪括约肌紊乱的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
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症状未好转,且用慢性胃炎不能解释消化不良症状者,应考虑ESP。
2.消化道器质性疾病
如患者年龄大于40岁,且有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体重下降、上腹包块、贫血肿瘤家族史等,应考虑为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可做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做腹部超声、CT检查等。

治疗

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及行为矫正。
1.一般治疗
戒烟,控制饮用咖啡和酒精,避免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等。
2.药物治疗
以降低胃内酸度、减少胃酸为主,可选择抑酸剂或联合促动力剂。抑酸剂包括H2受体阻断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剂可明显改善与进餐相关的上腹部症状,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依托必利等可增加胃和十二指肠运动,促进胃排空。
3.心理干预及行为矫正
减轻精神压力,适当体育锻炼,合理饮食结构等。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