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免疫组化检查
检查

概述

免疫组化检查(immunohistochemistry examination)指应用免疫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确定组织或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的定量检查。

原理

免疫组织化学利用抗体和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抗体,再以此抗体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抗原。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必须借助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现,以达到对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

分类

1. 按标记物质的种类分类,如荧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酶(主要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铁蛋白、胶体金等,可分为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免疫酶标法和免疫金银法等。
2. 按染色步骤分类,可分为直接法(又称一步法)和间接法(二步、三步或多步法)。与直接法相比,间接法的灵敏度提高了许多。
3. 按结合方式分类,可分为:①抗原-抗体结合,如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②亲和连接,如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等。其中SP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③聚合物链接,如即用型二步法,此方法尤其适合于内源性生物素含量高的组织抗原检测。

常用方法

1. 免疫荧光法
是最早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先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即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确定组织中某种抗原的定位,进而还可进行定量分析。
2. 免疫酶标法
免疫酶标方法是继免疫荧光后,于60年代发展起来的技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的各种抗原成分进行定位研究。免疫酶标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技术。主要优点是定位准确,对比度好,染色标本可长期保存,适用于光镜、电镜研究等。目前免疫酶标法在病理诊断中广为使用的有ABC法、SP三步法、即用型二步法检测系统等。
3. 免疫胶体金技术
是以胶体金这样一种特殊的金属颗粒作为标记物。胶体金能迅速而稳定地吸附蛋白,对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没有明显影响。用胶体金标记一抗、二抗或其他能特异性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如葡萄球菌A蛋白)等作为探针,可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甚至定量。特别适合于免疫电镜的单标记或多标记定位。也适合进行光镜观察。

适应证

组织或细胞中凡是能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多糖、磷脂受体、酶、激素、核酸及病原体等都可用免疫组化法对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