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回收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将患者术中出血或者术后创口引流的血液经过血液回收装置回收、抗凝、过滤、洗涤、浓缩等处理后,再回输给本人的输血方法。回收式自体输血是目前临床应用最简单、最广泛的自体输血方式,按处理方式不同分为非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和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
优点
1.对患者无特殊要求。
2.遇到手术或创伤意外大出血时,可快速紧急启动。
3.操作简便易行,血液回收处理质量高。
适应证
1.突然发生的体腔内大量出血,如主动脉瘤破裂、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
2.估计出血量在1000毫升以上的大手术,如大血管手术、肝叶切除术。
3.异体输血困难者,如稀有血型的患者。
4.器官移植者,如肾移植、肝移植的患者。
禁忌证
1.血液被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尿液、羊水等污染者。
2.伴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
3.合并心力衰竭、阻塞性肺疾病、肝和肾功能不全或原有贫血者。
4.血液可能含肿瘤细胞的恶性肿瘤患者。
5.胸腔、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在体腔中存留的血液超过3天者。
6.凝血因子缺乏者。
不良反应
1.出血倾向
因为经过洗涤回收的血液中清除了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等,所以可能造成凝血功能障碍。
2..血红蛋白血症和肾衰竭
洗涤红细胞的游离血红蛋白在1.5g/L以下,一般不出现血红蛋白血症;而非洗涤式回收血中游离血红蛋白一般为2.0~5.0g/L,大量回输时可能出现血红蛋白血症。因此,对术前已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必须用洗涤式回收血自体输血。
3..肺功能障碍
肺部发生微小血栓导致肺功能障碍。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液长时间存留在体腔内,同时伴有组织挫伤时会含有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使血液呈高凝状态,严重者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败血症
回收血液被细菌感染所致,一般发生于外伤出血时的血液回收。对怀疑可能有少量细菌污染的血液,在用于回收与洗涤的生理盐水中应加入抗生素,以提高洗涤效果和保证处理血的安全性。
注意事项
1.回收式自体输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2.术中回收处理的血液不得转让给其他患者使用。
3.术中回收处理的血液因经洗涤操作,其血小板、凝血因子、血浆蛋白等基本丢失,故自体输血时应根据回收血量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4.回收的血液应清楚标明以下信息:姓名、血型、采血者及回收日期等。在回收容器上标注上“自体输血专用”。
5.回收的血液原则上应在手术室内输注完毕,创伤后血液流出至回收的时间原则上应限于4~6小时。
6.回收处理的血液回输时必须使用输血器。
7.行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患者术后应常规使用抗生素,术后3天每天检查血常规和动脉血气,必要时复查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