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解剖学上,在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有丰富的淋巴和脂肪组织,具有衬垫作用,可以免除十二指肠受压。患者如果出现迅速消瘦或增高快于体重增长速度时,则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的脂肪垫就会消失,使得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小于15°,就会对十二指肠水平部或升部造成压迫,引起十二指肠慢性淤积,并最终导致慢性肠梗阻。
临床表现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多见于无力型成年女性,病程较长,多为间歇性反复发作。患者常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呕吐物含有胆汁和隔餐食物。发作时可见上腹部有胃型或蠕动波,腹部压痛和肠鸣音亢进,进食后症状加重,俯卧位或左侧卧位时症状缓解。梗阻严重患者可有食欲减退、极度疲劳、腹水、营养不良等。
检查
1.体格检查
患者常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餐后可见上腹部有胃型或蠕动波,肠鸣音亢进。
2.X线钡餐
是主要的诊断依据,表现如下:①十二指肠近侧段扩张,蠕动增加,并有频繁的逆蠕动;②水平段可见与肠系膜上动脉走行一致的笔杆样压迹;③十分钟后钡剂少量进入远端肠腔,俯卧位可见淤滞状态缓解。
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十二指肠水平部梗阻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发现梗阻端可见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变小。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不难做出诊断。如仅见十二指肠扩张,而未见十二指肠笔杆样压迹,应考虑十二指肠本身病变所致。另外,胰腺病变、增大的胆囊和扩张的胆总管也可造成对十二指肠的压迫,但产生的部位和表现与本病不同。
治疗
1.保守治疗
本病为慢性部分性梗阻,首选保守治疗。餐后俯卧位或侧卧位有利于食物通过,必要时服用胃肠道促动力药。
2.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显著及无效的患者,应给予手术治疗,以恢复肠道通畅。手术方式可选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Treitz韧带松解术、十二指肠血管前移位术、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术、胃空肠吻合术及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目前,国际上以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和Treitz韧带松解术作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