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
疾病

概述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是一种皮肤混杂的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和进行性皮肤萎缩的慢性皮肤病。本病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些不同疾病某一阶段的临床表现,大多继发于皮肌炎淋巴瘤等疾病。

病因

1.相当一部分皮肤异色病发生于皮肤长期接触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如射线(包括日光)、冷、热、焦油、沥青等。
2.并发于其他炎症性皮肤病,如扁平苔癣等。
3.继发于遗传性皮肤病(如着色性干皮病和先天性皮肤异色病)、砷剂、淋巴瘤或结缔组织病(如皮肌炎、红斑狼疮)等。

临床表现

1.基本损害
本病皮损为大小不一的网状色素沉着斑片,毛细血管扩张和进行性皮肤萎缩,可见不同程度的色素减退斑点和点状毛细血管出血性紫癜,表面为细小鳞屑及羊皮纸样细皱纹外观。
2.发病特征
好发于乳房、臀部、腋下及四肢屈面,常广泛对称,也可局限孤立存在。

检查

1.体格检查
皮损有慢性斑片状皮炎,伴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皮肤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
2.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真皮萎缩,有时表皮角化过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色素失禁,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可见噬黑素细胞

诊断

1.慢性皮肤异常改变:①色素沉着;②色素减退;③皮肤萎缩,羊皮纸样细皱纹外观;④毛细血管扩张。
2.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色素失禁,毛细血管扩张,真皮上炎性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1.射线皮炎
有明确的射线接触史,与照射部位一致。
2.盘状红斑狼疮
好发于面部,以鼻背为中心向两颊分布呈蝶形红斑,表面皮肤萎缩伴毛细血管扩张。

治疗

1.应积极寻找可能的原发疾病,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2.局部治疗:对症处理,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
3.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和口服维生素E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