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肌电图检查
检查

概述

肌电图(EMG)是应用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或收缩时的电活动以及应用电刺激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的方法。通过此检查可以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肌电图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肌肉病损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疗效的观察和预后的鉴别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检查方式

应用轴针电极插入肌肉中或用片状电极置于被检查肌肉表面的皮肤上引导,经放大器放大后,显示在阴极射线示波器上,亦可转换成声音来监听。其图像或声音,可摄片或用磁带记录下来。

适应证

1.脊髓疾病。
2.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3.神经根压迫症。
4.肌原性疾病。
5.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6.锥体系及锥体外系疾病。

禁忌证

1.有出血倾向者。
2.易患反复性系统性感染者。
3.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改用一次性同心针电极,以避免交叉感染。
4.检查前要停药,如新斯地明类药物应于检查前16小时停用。

临床意义

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统及骨骼肌的病变都引起肌电图的变化,根据肌电的不同变化,可协助临床做出定位诊断,为鉴别前角细胞病变或周围神经受损提供参考依据。动态追踪观察肌电图,可对疾病的发展、转归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判断依据。
定位诊断:
1.椎体系统。包括:①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包括脑血管病变、脊髓截瘫、大脑肿瘤或发育不全、侧索硬化症等:②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包括脊髓前角病变、神经根病变、周围神经干病变和神经丛病变等。
2.锥体外系病变,如震颤麻痹、舞蹈病、手足多动症等。
3.神经-肌接头疾患,如重症肌无力症。
4.肌肉病变,如肌炎、皮肌炎、肌强直症、肌营养不良等。

注意事项

1.肌电图检查6小时后血CPK可有升高,但在48小时后恢复正常。因此检查血肌酶谱应在肌电图测定之前进行。
2.EMG是一种有创检查,会引起患者不适,因此检查前一定要与患者协商好,以求得患者的配合。由于插针和移动针电极过程中可致肌肉损伤,因此肌电图检查后最好不要在同一部位进行肌肉活检。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