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消化内镜
治疗

概述

经消化道直接获取图像或经附带超声及X线的设备获取消化道及消化器官的超声或X线影像,以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组设备。按检查所用内镜属性可分为食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小肠镜、内镜超声、胶囊内镜、胆道镜(包括子母镜)、胰管镜和腹腔镜以及激光共聚焦内镜等;按检查部位和功能分为上消化道内镜、下消化道内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超声;按临床应用分为诊断性消化内镜和治疗性消化内镜。

临床意义

消化内镜对消化道早期肿瘤及胆管、胰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可直接观察消化道管壁结构改变;对微小黏膜病变可通过光学放大、镜下染色等显示病变细微结构改变;经附带激光共聚焦装置可获取消化道黏膜的显微结构而直接观察黏膜的病理变化;经附带超声扫查探头可诊断消化道管壁病变大小、组织来源、侵犯深度,同时可获得更加清晰的胆道、胰腺等消化器官的超声影像;借助X线造影可获得胆管、胰管的放射影像以诊断胆道、胰腺疾病。

临床应用

1.上消化道内镜
包括食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一般选用前向直视型胃镜,适用于检查、治疗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病变。
2.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选用侧视型十二指肠镜在X线监视下,于十二指肠乳头部插入一导管,然后注射造影剂,使胰管、胆管分别显影的一种方法。可通过影像诊断胰腺及胆道的疾患,如各种炎症、结石、肿瘤、先天性畸形以及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等。在内镜治疗方面,可通过十二指肠镜进行乳头肌切开,取出胆总管内结石,也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内引流术,减轻黄疸。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各项治疗措施有时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十二指肠穿孔等并发症,因此操作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
3.小肠镜
小肠镜是一种前向直视型内镜,镜长160~170cm。适用于检查小肠炎症性疾患,如结核、克罗恩病、肿瘤、成人乳糜泻及某些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等。
4.结肠镜
结肠镜是前向直视型内镜,根据长度分为乙状结肠镜、中结肠镜及全结肠镜,主要用来检查结肠的炎症、溃疡、息肉、肿瘤及血管畸形等。通过结肠镜进行息肉切除,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也可开展止血等治疗措施。对有肠道穿孔或可疑穿孔者、肠道严重急性炎症或有中毒肠麻痹者、急性腹膜炎患者、广泛肠粘连者、妊娠期妇女及有严重心肺疾患而不能耐受者,均为结肠镜检查的禁忌证。
5.胆道镜
胆道镜(包括子母镜)是一种细径内镜,大多在剖腹探查时经胆道切口或通过十二指肠镜活检孔道插入子镜到胆管内,观察有无结石、炎症或肿瘤,必要时可取活体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还可通过胆道镜粉碎肝、胆管内结石,以利其排出。
6.腹腔镜
腹腔镜是用于检查腹腔内脏器和腹膜病变的一种内镜。目前仍为硬式镜,用纤维光导做照明。检查时需先于脐轮下缘切开皮肤1cm,由切口处以45度插入气腹针,回抽无血后接一针管,若生理盐水顺利流入,说明穿刺成功,针头在腹腔内。接CO2充气机,进气速度不超过1L/min,总量以2~3L为宜。腹腔内压力不超过2.13 KPa(16 mmHg)。充气使腹壁与脏器分离,以利观察。主要用于肝、脾、胆囊、胃前壁、腹膜、网膜等器官的病变观察,并可进行活检,对各型肝炎、肝硬变、肝肿瘤、腹壁结核、肿瘤、腹部包块等疾患均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但对腹腔深部病变、脏器内部、腹膜后脏器等均不能做到满意观察。腹腔镜与超声探头结合,可对深部脏器、脏器内部直接进行探测,效果比较满意。对腹壁有广泛粘连者,有出、凝血机制障碍者,有严重腹部疝气者和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均不宜做腹腔镜检查。此外,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还可进行腹腔镜下微创治疗。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