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十二指肠癌
疾病

概述

十二指肠癌是指原发于十二指肠组织结构的恶性肿瘤,属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低,占整个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04%~0.50%。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出现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贫血黄疸等症状,类癌可表现为类癌综合征

病因

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胆酸降解的致癌产物、十二指肠液酸碱度及胃液、胆汁、胰液的分泌紊乱有关。

临床表现

1.病理分型
多数为腺癌,少数为类癌、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按发病部位分为壶腹上段、壶腹段、壶腹下段,以壶腹段多见。病变大体形态分为息肉型、溃疡型、环状溃疡型、弥漫浸润型。
2.分期
(1)I期:局限于十二指肠壁。
(2)Ⅱ期:穿透十二指肠壁。
(3)Ⅲ期: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4)Ⅳ期:发生远处转移。
3.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大多数就诊时已属中晚期,首发症状主要为体重减轻和腹痛,上腹部隐痛为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疼痛呈阵发性,多于餐后发生,餐后两小时可自然缓解,还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贫血、消瘦、黄疸和腹部包块

检查

1.体格检查
视诊可发现黄疸,腹部触诊可发现腹部包块。
2.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检查肿瘤标志物,部分患者表现为CEA 、CA50、CAl9-9阳性,有助于诊断。
3.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主要表现为肠壁的不规则增厚,部分患者有近端肠管扩张、积液、周围脏器浸润和淋巴结肿大,但超声诊断率不高。
(2)CT: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局限性狭窄或有向腔外生长的软组织包块、近端肠管扩张。
(3)多层螺旋CT:多平面中冠状位重建处理后能较好显示十二指肠水平部肿瘤以及与周围胰腺、腹主动脉及肠系膜血管关系,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介入方法腹腔动脉造影。
(4)内镜:主要是十二指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病变形态,并取材做活组织检查,确诊率高。
(5)内镜超声:是确定肿瘤浸润深度比较有效的方法,能对消化道管壁准确分层,显示病灶与十二指肠壁各层次的关系,判断肿瘤的起源、大小、边界、有无肌层和周围血管浸润,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6)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是术前诊断的首选方法,简便易行、无创,患者易接受,能更清晰地显示肠道黏膜面的微小病变,鉴别功能性和器质性狭窄,确诊率高,但并非所有病变均有阳性发现,应注意与消化性溃疡的鉴别。

诊断

患者长期不规律饮食,出现体重减轻和上腹隐痛症状,体检发现腹部包块,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阳性,内镜检查发现病变,活组织检查提示恶性,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除可发现十二指肠局部肠壁增厚和肿块外,还可见胆管、胰管梗阻扩张等间接征象,有助于诊断本病,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需与十二指肠乳头癌胰头癌和壶腹癌鉴别,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病变部位,依靠病理检查确诊。

治疗

手术切除是十二指肠腺癌最基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或术后辅助放化疗可改善预后。
1.手术治疗
原则上应行根治性切除,即距肿瘤边缘2cm以上切除病灶,同时清扫区域淋巴结,晚期肿瘤无法切除者应采取姑息性治疗措施。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分期及患者全身情况的不同,可选择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十二指肠肠段切除、局部肿瘤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以及短路手术如胃空肠吻合、胆管空肠吻合、T管架桥引流等。十二指肠癌有嗜神经特性,有无神经浸润可作为肿瘤复发和生存率的预测指标。
2.放化疗
放化疗均可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或晚期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近年有报道通过动脉插管化疗药物局部灌注的介入性治疗,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预后

有无吸烟史、体重减轻、持续的消化道出血,血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等与预后均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总体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43%~87%,切除后5年生存率约54%。

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营养,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发热、感染等。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可出现切口疼痛,属正常生理反应,可逐步消失,术后3天适当下床活动,利于康复。

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良好的心情,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