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鼻腔癌
疾病

概述

鼻腔癌(nasal cancer)指原发于鼻腔内的恶性肿瘤,多见于鼻腔外侧壁,如中鼻、中鼻道和下鼻甲。起源于鼻腔内侧壁如鼻中隔的鼻腔癌较少见,鼻中隔癌较鼻腔外侧壁癌更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鼻腔癌以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多见,其他尚可有腺样囊性癌、腺癌、基底细胞癌、嗅神经上皮癌及淋巴上皮癌等。临床常见鼻出血鼻塞和鼻腔肿物等症状,易误诊。活检可确诊。治疗选择根据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早期患者首选单纯放疗或手术,晚期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病因

主要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刺激、良性肿物恶变、接触致癌物等环境因素有关。继发性鼻腔癌多来源于鼻窦,如上颌窦癌筛窦癌即较常侵入鼻腔,发生于外鼻、眼眶、鼻咽等处的癌肿在晚期也可侵犯鼻腔。

临床表现

男性较多见。鼻出血、鼻塞和鼻腔肿物是鼻腔癌的三大症状。早期常仅有单侧鼻塞、鼻出血等症状,鼻出血常频繁发生,出血量不多,可仅表现为鼻涕带血,易被忽略或误诊。可出现面、鼻部麻木感,胀满感,顽固性头痛,进行性持续性单侧鼻塞,血性鼻涕及嗅觉障碍等,有时患者自诉发现鼻腔肿物或发现鼻外形改变。随病变发展,可伴感染,肿瘤溃烂,出现恶臭的血性脓涕,反复大量鼻出血。
晚期肿瘤可在鼻腔内广泛扩展,侵犯鼻窦、鼻咽、眼眶、腭、牙槽等部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视力减退、复视眼球移位、突眼、面颊膨隆、腭部肿块、耳鸣听力减退和剧烈头痛等。最终可出现贫血恶病质、颈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体检可见肿瘤外观一般呈外突菜花样乳头状或桑葚样肿物,伴有出血和溃烂,色粉红至红色,质地硬而脆,易伴感染、坏死,常伴息肉或化脓性鼻窦炎

分类

鼻腔癌临床可分为四期。
1.Ⅰ期:肿瘤局限于鼻腔内,无转移或扩展表现。
2.Ⅱ期:肿瘤破坏鼻腔骨壁,侵入邻近某一鼻窦内或扩展入对侧鼻腔,但尚无肯定的颈淋巴结转移或Ⅰ期肿瘤伴可活动的可疑淋巴结转移。
3.Ⅲ期:肿瘤已明显侵入鼻窦或眼眶内,无或有可活动的颈淋巴结转移或Ⅰ期Ⅱ期肿瘤伴有已固定的颈淋巴结转移。
4.Ⅳ期:肿瘤侵犯颅底,无论有否转移发生,或任何一期肿瘤具有远处转移。

检查

1. 耳鼻喉科常规体检。
2. 鼻内镜检查
3. 鼻窦CT扫描。
4. MRI检查。
5. 细胞学检查。
6. 病理组织学检查。

诊断

40岁以上出现单侧进行性鼻塞并有血性鼻涕,或长期患鼻窦炎,近期有剧烈头痛和鼻出血,高度怀疑鼻腔癌。确诊需依赖活检。

治疗

治疗方法选择宜结合不同病理类型以及临床分期进行,早期患者单纯放疗或手术为首选方法,未分化癌和低分化癌可首选放疗,晚期应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前后辅以放疗。放疗未能控制的患者可行手术切除。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