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乳管内乳头状瘤
疾病

概述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经产妇,40~50岁为多。75%病例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壶腹部,瘤体很小,带蒂而有绒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发生于中小乳管的乳头状瘤常位于乳房周围区域。

病因

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6%~8%的病例可发生恶变。
较多的学者认为本病也与雌激素过度刺激造成局限性乳头状生长有关。可分为单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和多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病)两种。

临床表现

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6%~8%的病例可发生恶变。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因乳头溢液污染内衣而引起注意,溢液可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液体。肿瘤小,常不能触及,偶有较大的包块。大乳管乳头状瘤,可在乳晕区扪及直径为数毫米的小结节,多呈圆形、质软、可推动,轻压此包块,常可从乳头溢出血性液体。

检查

1.检查专案
本病检查专案为检查框限“A”。
2.X线检查
乳腺管造影常可显示肿瘤所在部位及大小,有报道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3.7%。
3.溢液细胞学检查
乳头溢液涂片,可见红细胞和上皮细胞,偶可找到癌细胞。

诊断

中老年妇女乳头经常有血性溢液,或在内衣、乳罩上发现血性溢液污迹;在乳晕处可触及1cm以下肿块,质软,按压肿块可引出溢液。有以上表现者考虑患乳管内乳头状瘤的可能。酌情选择乳管镜、乳管造影、彩超、乳头溢液细胞学涂片、针吸或手术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

本病无有效治疗药物,以手术治疗为主。对单发的乳管内乳头状瘤应切除病变的乳管系统。术前需正确定位,用指压确定溢液的乳管口,插入钝头细针,沿针头或美蓝显色乳管内乳头状瘤部位作放射状切口,切除试乳管及周围的乳腺组织。并常规进行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应施行乳腺癌根治术。对年龄较大、乳管上皮增生活跃或渐变者,可行单纯乳房切除术。乳管内乳头状瘤一般认为属良性,但恶变率为6%~8%,尤其对起源于小乳管的乳头状瘤应警惕其恶变的可能。通常认为,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6%~8%的病例可发生恶变,故应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时,可先循乳头溢血口插入细探针,尔后沿探针切开乳管,寻找肿瘤,予以切除;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考虑行患乳单纯切除。切除标本应送病理检查,如见有恶变应按乳癌处理。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