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血栓性浅静脉炎
疾病

概述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位于人体体表的可视静脉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常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种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血栓与炎症互为因果。本病与感染、外伤、静脉内长期置管、注射高渗溶液和硬化剂、长期卧床者、术后恢复期患者、血液凝固性增高等因素有关。位于小腿的浅静脉离心较远,壁较薄,静脉曲张严重,血栓性浅静脉炎多见于下肢。

病因

1.血流缓慢淤滞
肢体活动减少或活动受限,血流缓慢,凝血因子浓度增高,长期卧床,肌力降低,对血管壁支撑力减弱,血管受压,导致血液回流不畅而诱发。
2.血管壁损伤
机械损伤如长期反复静脉穿刺、置管,输注各种刺激性强的高渗性溶液。
3.血液高凝状态
手术外伤、烧伤、心肌梗死、输血肿瘤等导致高凝可诱发。
4.血管壁弹性降低
如高龄、吸烟、糖尿病、肥胖、肢体水肿、心衰等也可诱发。

临床表现

有反复静脉穿刺、静脉内注射药物、高渗溶液或下肢静脉曲张病史。病变静脉区呈红肿索条状,明显疼痛和压痛,局部皮温升高。急性炎症消散后,索条状物硬度增加,皮肤留有色素沉着,一般无全身症状。反复发作者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以小腿和足部浅静脉炎多见,发生于大腿和上肢者少见。发作时的表现和一般血栓性浅静脉炎无明显的不同。
受病变累及的都是中小浅静脉,管腔内虽有血栓形成和堵塞,但也不会引起静脉血液障碍,整个肢体肿胀少见。临床表现是在肢体或躯干浅静脉附近的一个区域内,骤然出现多数散在红色结节,有疼痛和触痛并与周围有炎症的皮肤粘在一起,病变呈线状,较短,有病变的静脉段偶尔可长达30厘米左右,病变静脉触之坚硬似索状物,可分批出现,有些部位病变刚出现而其他部位则已消退。本病的特征是:结节消退快,大多数仅持续7~18天,索状物逐渐不明显,最终消失,留下局部棕色色素沉着,结节无化脓、坏死,受累肢体也无水肿形成。全身可出现低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加快等反应,每次结节消退后间歇数周或数年,身体其他部位的浅静脉又可同样发作,屡次反复。长期患病后,遗留的色素沉着和索状物可布满全身。
体检患肢活动受限,病变局部以隆起条索状或粒状结节状静脉为中心的皮肉肿胀,红热,触痛和触及质地硬韧的条状、柱状、结节状静脉肿区。急发期过后,肿胀渐消退,局部呈暗红色色素沉着,条索、粒状、结节状静脉隆起更明显,质地更硬,如静脉曲张引起则呈暗褐色团块状隆起区,置导管引起者,拔管时可带出脓汁。

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可达20x109/L,对可疑病人行病理检查。
2.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
3.超声检查示局部静脉曲张,管径增宽明显,管壁不均匀增厚,管壁回声增强,腔内可见低、等回声团,探头加压管腔不变形,病变区域内无明显血流信号,皮下组织水肿。

诊断

1.有反复静脉穿刺,静脉内注射药物,高渗溶液或下肢静脉曲张病史。
2.病变静脉区呈红肿索条状,明显疼痛和压痛,局部皮温升高,急性炎症消散后,索条状物硬度增加,皮肤留有色素沉着,一般无全身症状。

治疗

1.一般治疗
(1)以预防为主,病后及术后尽早进行肢体活动。
(2)长期静脉输液者应定期更换注射静脉。
(3)已发生血栓性静脉炎者,需卧床,抬高肢体30°至疼痛及水肿消失。
2.药物治疗
(1)抗凝治疗,局限性浅静脉炎者一般不需要抗凝治疗,广泛或进行性浅静脉炎及深静脉血栓应给予抗凝治疗。
(2)疼痛严重者,给予止痛剂治疗。
(3)有炎症者可给予抗生素治疗,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应给予大量抗生素治疗。
(4)中药治疗。
3.局部治疗
(1)给予局部热敷、热疗等治疗。
(2)慢性静脉淤滞引起水肿者可穿弹性袜。
4.手术治疗
(1)发生肺栓塞危险者可行近端静脉结扎。
(2)出现肢体坏疽者需行截肢(趾)手术。
(3)四肢有残留结节条状物而时常疼痛者,可以手术切除。

预防

适当保暖。防止创伤,及时治疗。患肢锻炼。降低血液黏稠度。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