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脾大
症状

概述

脾大是重要的病理体征,并非一种疾病。在正常情况下腹部一般摸不到脾,如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边缘即认为脾大。脾体积增大是脾疾病的主要表现。脾大的原因可为两类:一类是感染性脾大;另一类是非感染性脾大。

病因

1.感染性
(1)急性感染  见于病毒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细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寄生虫感染。
(2)慢性感染  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慢性疟疾黑热病等。
2.非感染性
(1)淤血  见于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或大量心包积液、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等。
(2)血液病  见于各种类型的急慢性白血病、红白血病、红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脾功能亢进症等。
(3)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4)组织细胞增生症  如勒-雪病、黄脂瘤病综合征、嗜酸性肉芽肿。
(5)脂质沉积症  如戈谢病尼曼-匹克病
(6)脾肿瘤脾囊肿  脾恶性肿瘤原发性者少见,以脾淋巴瘤最常见,原发癌灶多位于消化道,胃、结直肠多见。

临床表现

1.脾大的程度
脾大的程度与疾病有关。
(1)轻度脾大  深吸气时脾下缘在肋缘下2~3cm为轻度脾大。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立克次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霍奇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中等度脾大  下缘超出肋缘下3cm至平脐为中等度肿大。可见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脾淀粉样变性、恶性淋巴瘤、尼曼-匹克病等。
(3)极度脾大  下缘超出脐水平以下为极度脾大或称巨脾。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疟疾、晚期血吸虫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等。
2.脾的质地
不同病因引起脾大其质地可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一般急性感染引起的脾大质地软;慢性感染、白血病细胞、肿瘤细胞浸润引起的脾大质地硬,表面不平;肝硬化的脾质地中等硬;淤血性脾大质地因淤血程度和淤血时间的长短而不同,时间短,淤血轻,质地软,时间长或淤血重质地硬,但一般有充实感。囊性肿大有囊性感表面不平。
3.伴随体征
(1)贫血、出血点或淤斑  见于血液病性脾大,如各种类型的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贫血、黄疸  见于溶血性贫血、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恶性组织细胞病、败血症等。
(3)肝及淋巴结肿大  见于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缔组织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4)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  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5)各种类型的皮疹  多见于各种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如伤寒斑疹伤寒、布氏杆菌病、败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6)水肿腹腔积液  见于慢性右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下腔静脉梗阻等。
(7)心脏扩大  见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心包积液。

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脾大的原因诊断有重要意义,包括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电泳、红细胞脆性实验、酸溶血(Ham),直接抗人球蛋白。血液的寄生虫、原虫检查、肝功能检查、骨髓检查或骨髓活检。血清学抗原抗体检查;淋巴结穿刺或活检,脾穿刺或活检,腹腔积液常规检查等。
必要的器械检查,对确定脾大的原因,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常用的检查方法有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X线、CT、磁共振、内镜、下腔静脉造影等。
对于脾大的诊断,首先确定是不是脾大,脾大的程度、质地。第二步了解脾大的伴随症状和体征。通过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可以对脾大的原因做出初步诊断,然后再选择性地做有关实验室检查和必要的器械检查,最后对脾大的原因做出诊断。

诊断

对于脾大的诊断,首先确定是不是脾大以及脾大的程度、质地。第二步了解脾大的伴随症状和体征。通过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可以对脾大的原因做出初步诊断,然后再选择性地做有关实验室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最后对脾大的原因做出诊断。

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是是采用手术切除脾。切除脾有好处,可以纠正脾大对人体的危害,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不足。全脾切除后将改变病人的免疫功能,脾过滤功能消失,IgM减少、调节素和调理素水平降低、T淋巴细胞系统出现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以及淋巴细胞转换率明显下降,导致暴发性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如凶险性肺炎。对于肝功能差、腹腔积液、低蛋白、呕血等病人应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脾切除。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