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圆翳内障
中医

概述

圆翳内障主要是指因高龄体弱,精气日衰,目失涵养所致晶珠混浊,视力渐降,最终瞳神内呈圆形银白色或棕色的翳障,终致失明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老年性白内障,也包括各种原因继发的(胎患内障、惊震内障除外)晶珠混浊的白内障,可手术复明。


病因病机

多因年高体衰,肝肾两亏,精血不足;或脾虚失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此外,肝经郁热或阴虚湿热上攻,也能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本病初起,眼无红肿疼痛,仅自觉视物微昏,或眼前有位置固定之点状、条状或圆盘状阴影;或视近尚清,视远昏蒙;或明处视昏,暗处视清;或明处视清,暗处视昏;或视灯光、明月如有数个。昏蒙日进,则渐至不辨人物,只见手动,甚至仅存光感。
检视瞳神,圆整无缺,展缩自如。初起,若晶珠混浊出现于边缘,状如枣花、锯齿,视力多无明显影响。继则晶珠灰白肿胀,如油脂浮于水面,电筒侧照,可见黄仁之阴影呈新月形投射于晶珠表面。最终晶珠全混,色白圆整,电筒侧照,黄仁阴影消失。此时翳定障老,正宜手术治疗。否则,日久晶珠缩小,翳如冰棱而下沉。若晶珠混浊从核心开始,渐向周围扩散,其色多为棕黄、棕红或黑色。


检查

1.望诊:包括患者神、色、形、态的全身望诊,眼部、头面部、五官、颈项躯体、皮肤的局部望诊,舌质与舌苔变化的望舌等。
2.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
3.问诊: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饮食口味、问睡眠、问二便等。 
4.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


辨证施治

圆翳内障病程较长,药物治疗适于早期。
1.内治
(1)肝肾两亏  证候: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或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
治则:补益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或右归丸加减。杞
菊地黄丸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精血亏甚者,宜加菟丝子、楮实子、当归、白芍。右归丸中肉桂、附子主温肾阳;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杜仲补养肝肾,益精明日,强壮腰膝;鹿角胶、当归温阳补血。诸药组方,共奏温补肾阳、益精养血之功。
(2)脾虚气弱  证候:视物昏花,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
治则:补脾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原方调补脾胃、升阳益气。若用于脾虚湿停,大便溏泻者,可去当归,加茯苓、扁豆、山药之类健脾渗湿。
(3)肝热上扰  证候:头痛目涩,目昏不爽,口苦咽干,脉弦。
治则:清热平肝。
方药:石决明散加减。
原方以石决明、草决明为主药,清热平肝,明目退翳障;青葙子、栀子、大黄、赤芍清肝泻热;荆芥、木贼、羌活疏风散邪。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平肝、散邪明目的功效。肝火不盛或脾胃不实者,酌去大黄、栀子。无郁邪者,可去荆芥、羌活。
(4)阴虚夹湿热  证候:目涩视昏,烦热口臭,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
治则:滋阴清热,宽中利湿。
方药:甘露饮加减。
方中以生地黄、熟地黄滋阴补肾;天冬、麦冬、石斛滋阴清热;黄芩、茵陈清热利湿;枳壳、枇杷叶宽中降气以助化湿;甘草清热和中。诸药合用,重在滋阴清热,兼以利湿。
2.外治
(1)滴眼  早期可滴麝珠明目液或白内停眼液。
(2)针刺疗法  本法亦只适用于早期患者,且宜与内服药物配合使用。
常用穴:睛明、球后、攒竹、鱼腰、臂臑、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2~3穴,8~10次为1个疗程。
(3)手术疗法  晶珠全混,翳定障老,若瞳人展缩如常,光定位及色觉良好者,则药物难以奏效,宜手术治疗。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