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肾胚胎瘤也称肾母细胞瘤或Wilms瘤,由肾内残留的胚基组织发展而来,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幼儿时的腹内常见肿瘤。在幼儿的各种恶性肿瘤中,本病约占1/4,最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3~5岁发病率显著降低,5岁以后则少见,成人罕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多数为一侧发病,双侧同时发病者约10%左右。肿瘤成分多样,除见胚基细胞呈巢状排列,及形成幼稚的肾小球或肾小管结构外,间质中可见疏松的黏液样组织,有时还可见到横纹肌、软骨、骨或脂肪组织。肾母细胞瘤的发生与位于11p13的WT-1基因的丢失或突变有关。
病因
肾胚胎瘤是一种上皮和间质组成的恶性混合瘤,常为一个大的实性瘤性,外有包膜,内含多种组织,如腺体,神经,肌肉,轻骨,脂肪等,肿瘤生长极快,高度恶性,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途径同肾癌,常转移至肺、肝、骨骼等。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为腹痛、腹胀、厌食、恶心和呕吐,发热、血尿等,常见体征为腹部包块,25%~60%的患者有高血压,可能与肾素水平增高有关。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肿瘤分期法为NWTS3分期法:
1.Ⅰ期
肿瘤限于肾内,可完整切除;术前或术中无破溃,切除边缘无肿瘤残存。
2.Ⅱ期
肿瘤已扩散到肾外,可完全切除;有局限性扩散,如肿瘤已穿透肾被膜达周围软组织;肾外血管内有瘤栓或已被肿瘤浸润;曾作过活体组织检查,或在手术中发现有肿瘤逸出,但仅限于腰部,切除边缘无明显肿瘤残存。
3.Ⅲ期
腹部有非血源性肿瘤残存,肾门或主动脉旁淋巴结经活体组织检查有肿瘤转移,腹腔内有广泛的肿瘤浸润;腹膜有肿瘤种植,大体或镜下观察切除边缘有肿瘤残存;由于浸润周围重要组织,肿瘤未能完全切除。
4.Ⅳ期
有血行性转移,如肺、肝、骨、脑等。
检查
肾胚胎瘤的检查依据主要为发病年龄(大多发生在幼儿,偶见于中青年)及有无下述表现:①以腹部肿物为第一症状,贫血、低热、高血压常见,但血尿少见。②尿路造影不显影或显示肾盂、肾盏变形移位,肾影增大,肿瘤区可见钙化影,输尿管可被肿瘤推向中线。③放射性核素肾扫描,显示患肾放射性缺损及稀疏。④肺、骨骼可有早期转移。⑤B超、CT或MRI检查。
诊断
幼儿腹部发现包块,短期内明显增大,首先应考虑到肾胚胎瘤。检查时腹部包块表面较平坦,质硬。B超、CT扫描检查可明确肿块与肾脏关系及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这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腹部平片可见肿块阴影及有无钙化、骨化。静脉肾盂肾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受压或不显影,同时可了解对侧肾脏功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