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遗传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脱发类型,表现为头发密度进行性减少。男性的雄激素性脱发又叫男性型脱发,女性的雄激素性脱发又叫女性型脱发。
病因
雄激素性脱发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基因疾病。患者局部头皮毛囊对雄激素(主要是二氢睾酮)的敏感性增加,导致毛囊微型化,毛干变细,临床表现为头发稀疏、变薄。
临床表现
本病可有家族史。男性型脱发主要见于20~30岁男性,从前额两侧开始头发密度下降,头发纤细、稀疏,逐渐向头顶延伸,额部发际向后退缩,前额变高,前额发际线呈M形;或从头顶部头发开始脱落;也有头顶部和前额同时脱落者。脱发渐进性发展,额部与头顶部脱发可互相融合,严重时仅枕部及两颞残留头发。脱发区皮肤光滑,可见纤细的毳毛,皮肤无萎缩。可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加。一般无自觉症状。
女性型脱发一般较轻,多表现为头顶部头发逐渐稀疏,一般不累及颞额部。顶部脱发呈弥漫性,如"圣诞树"样。脱发的进程一般缓慢,程度因人而异,但极少发生顶部全秃。
检查
组织病理:最早期可察觉的变化是秃发区毛囊生长期缩短,休止期毛囊的百分比增多。这些毛发松动易掉,经几个连续周期后毛囊逐渐变小,终毛被毳毛所代替,最后许多毳毛毛囊消失。最早期的组织学改变是毛囊结缔组织性毛根鞘的下部出现变性,伴血管周围嗜碱性变化。毛囊逐渐萎缩留下一束硬化的玻璃样结缔组织。表皮菲薄,表皮突变平,表皮下毛细血管丛几乎消失。真皮中含硫的黏多糖沉积增多。
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脱发鉴别,如营养不良、药物、内分泌疾病及缺铁性贫血等。
治疗
1.系统治疗
非那雄胺是一种选择性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能抑制睾酮向二氢睾酮转化,降低血清和头皮中二氢睾酮的水平。疗程需要1年以上。伴有高雄激素血症的女性型脱发患者以抗雄激素治疗为主,如口服醋酸环丙孕酮、螺内酯。
2.局部治疗
男性和女性均可以外用米诺地尔酊。
3.毛发移植
是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另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