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埃博拉出血热
疾病

概述

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动物源性传染病,目前主要在中非、西非等地区流行。1976年,埃博拉出血热在苏丹和扎伊尔爆发,病死率高达25%~90%。因该病始发于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流,并在该区域严重流行,故命名为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的形态学、致病性等特征与马尔堡病毒相似,但免疫原性有所区别。

病因

由埃博拉病毒引起。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有包膜,为单股负链RNA病毒。丝状病毒科包括马尔堡病毒属,奎瓦病毒属和埃博拉病毒属,其中埃博拉病毒属有五个不同的病毒种:扎伊尔(Zaire)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雷斯顿型。只有前4种对人类致病,雷斯顿型只感染灵长类动物,血清学检查表明,少部分菲律宾猪农有针对该型病毒的IgG抗体,但从未发生严重症状,这为雷斯顿型埃博拉病毒能够引起人类轻微或无症状的感染提供了额外证据。最致命的是扎伊尔型。
目前无证据提示病毒可以通过水、呼吸道飞沫或食物传播,尚未发现无症状者有传染性。传染途径有直接接触患者或死者的血液或被污染的针头等。因此,只要从被检测者中找出患者并将他们隔离,便有助疫情控制。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传染源为带病毒的果蝠、灵长类动物和人类患者。整个撒哈拉中部和南部的非洲地区有不同种类的果蝠可以携带这种病毒。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大猩猩、黑猩猩、猴、羚羊、豪猪等野生动物可能为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引起爆发。埃博拉病毒的自然贮存宿主及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狐蝠科的果蝠可能在维持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热带森林中的存在扮演着重要角色。
2.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为埃博拉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接触患者和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如尿、粪便)可被传染。患者在整个病程中,血液中的病毒含量都很高,传染性极强。不规范的医疗护理、转诊和尸体转运可造成医院内的传播流行。
埃博拉病毒可经气溶胶传播。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毒,这些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在自然环境中干燥后可形成气溶胶,因而带有病毒。人吸入这种气溶胶后可经呼吸道感染,眼结膜接触到这种气溶胶也可被感染。
有研究报告,在患者的精液中可检测到埃博拉病毒,故而认为存在性传播的可能。
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蚊或其他节肢动物叮咬而发生人际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为医护人员、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喜食果蝠、羚羊等野生动物的人。发病以成年人居多,此与成年人野外活动较多有关,男女发病无差异,疾病流行无季节性。


临床表现

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后的潜伏期为2~21天,患者多在发病1~2天内出现典型症状,大多数患者在感染8~9天后病情危重。
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喉咙痛、关节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继之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可在24~48小时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与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出血皮肤出血性水泡。在3~5天内,病情进一步加重,体液大量丢失,出现低血容量休克、肾功能衰竭,继而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部分患者死亡。


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是目前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主要检测方法。用实时荧光PCR法同时针对埃博拉病毒的两个不同的基因进行检测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病例筛查中,任一基因检测阳性均可判断为埃博拉病毒阳性。患者发病后3天内,病毒载量低,如血标本中埃博拉病毒核酸检出阴性,不能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应进行复检,同时应结合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发病后3-10天血标本埃博拉病毒核酸载量高,如检测结果阴性,结合临床可排除本病。
病毒抗原检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患者发病后3天内,血标本中埃博拉病毒抗原检出率低,发病后3-10天血标本埃博拉病毒抗原的检出率高。
2.血清学检测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采用捕获法ELISA检测。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确诊埃博拉病毒感染。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采用间接法ELISA检测。单份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提示曾经有过埃博拉病毒感染,双份特异性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可确诊埃博拉病毒感染。
3.一般检查
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减少,随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和核左移。血小板可减少。
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生化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ALT。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表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诊断

1.诊断依据
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病原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流行病学史依据为: 
(1)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
(2)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3)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或处理过来自疫区的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2.病例定义
(1)留观病例
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第2、3项中任何一项,并且体温>37.3℃者;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第1项,并且体温≥38.6℃者。
(2)疑似病例
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符合流行病学史第2、3中任何一项,并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①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②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③不明原因猝死
(3)确诊病例。
留观或疑似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①核酸检测阳性:患者血液等标本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结果阳性。若核酸检测阴性,但病程不足72小时,应在达72小时后再次检测;
②病毒抗原检测阳性: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用ELISA等方法检测病毒抗原;
③分离到病毒: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用Vero、Hela等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④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
⑤组织中病原学检测阳性。 


治疗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控制继发感染,治疗肾功能衰竭和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一般支持对症治疗:卧床休息,给予少渣易消化半流质饮食,保证充分热量。
补液治疗:有证据表明,早期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治疗,可明显提高存活率。可使用平衡盐液,维持有效血容量;加强胶体液补充如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预防和治疗低血压休克。
保肝抗炎治疗:应用甘草酸制剂等。
出血的治疗:止血和输血,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可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预防及控制继发感染:应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操作,严格无菌操作,及时发现继发感染。一旦发生继发感染,应早期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
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
呼吸衰竭的治疗:及时行氧疗等呼吸功能治疗,必要时采取呼吸机人工呼吸和人工肺治疗。
病原学治疗:目前尚未发现特效抗病毒药物。
法匹拉韦(T-705)是针对埃博拉病毒研究进展较快的抗病毒药物。法匹拉韦作为嘌呤类似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病毒RNA 依赖性 RNA 聚合酶。该药物目前已被日本批准用于治疗流感大流行,且已在大鼠模型中被发现可以有效对抗埃博拉病毒。法匹拉韦曾被用于 2018 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疫情暴发中。
Zmapp是专门针对 3 个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表位的 3 个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性组合,试验没有发现任何重大的安全性问题。曾被用于 2018 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疫情暴发中。
雷米迪维(Remdesivir ,GS-5734)是腺嘌呤核苷酸类似物的一种前体药物,在灵长类动物细胞感染模型中对各种丝状病毒具有强效活性。这似乎是一种颇有前景的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雷米迪维 曾被用于 2018 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疫情暴发中。
另外rVSV-ZEBOV疫苗是一种减毒的、其中 1 个基因被埃博拉病毒基因取代的水疱性口炎活病毒。研究发现 rVSV-ZEBOV 具有较高的保护效力,已被欧洲药品管理局授予优先药物资格,并且被 FDA 认定为突破性疗法,也曾被用于 2018 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疫情暴发中。  
Ab114是一种针对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的人 IgG1 单克隆抗体。该药物为单剂量给药,目前尚无人体疗效数据。在同情用药的基础上,mAb114 曾被用于 2018 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疫情暴发中。
恢复期血清治疗曾在小范围内应用,亦似有较好的效果,但还有待于在应用时机、不良反应等方面做进一步观察,目前无法推广应用。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