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清晨高血压
症状

概述

清晨血压是指清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起床后2小时或清晨起床6点~10点间的血压。此时段如果家庭血压测量平均值≥135/85mmHg和(或)诊室测量血压平均值≥140/90mmHg,则可诊断为清晨高血压。清晨是猝死、心肌梗死和卒中等疾病的高发时段,清晨血压升高是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目前提倡使用每日一次用药即可控制24小时血压的长效降压药物控制清晨血压,对其检测和评估可使用家庭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以及诊室血压测量。需注意无论诊室血压达标与否,所有患者均有可能存在清晨高血压。清晨血压测量简便,是评估心血管风险的的一种方法,可用评价清醒状态下的血压水平,是衡量降压药物是否可以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的指标,特别是评价24小时血压的长期达标率的一个有效切入点。管理清晨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的重要手段。应通过对清晨血压有效的评估和治疗,从而可提高整体血压管理水平,最终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对清晨高血压的认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清晨高血压是指血压仅在清晨时段高于正常水平,而其他时段血压水平正常,是隐匿性高血压的一种情况。广义的清晨高血压则是清晨家庭血压测量平均值≥135/85mmHg和/或诊室测量血压平均值≥140/90mmHg,不管其他时段的血压水平是否高于正常。多见于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以及已经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西班牙与日本的研究表明:有60%的诊室血压已经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其清晨血压并未达标。所以广义的清晨高血压人群更广,而且与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事件关系更为密切。与高血压一样,大多数清晨高血压起病缓慢、渐进,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常见有早晨6点~10点间血压异常升高,导致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随血压的降低可有所缓解。
尽管清晨高血压本身无明显症状,但其伴发的心脑血管事件却可导致严重的后果。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猝死、心肌梗死和卒中等发病高峰均在觉醒前后4~6小时。研究显示清晨血压每升高10mmHg,卒中发生的风险可增加44%;家庭自测收缩压每升高1mmHg,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可增加2.1%。因此,有效控制清晨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病因

导致清晨高血压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血压管理不善所致
清晨血压异常升高者,尤其是清晨高血压,绝大多数是因血压管理不善所致,即所使用的降压药物无法真正控制24小时血压。
2.高龄
老年人清晨血压升高的幅度更大。
3.钠盐摄入量
对盐敏感的高血压患者,增加钠盐摄入量可导致清晨血压上升。
4.吸烟、饮酒、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代谢综合征和精神焦虑者
也可见清晨高血压。

检查

清晨血压可使用家庭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以及诊室血压测量进行监测和评估,有机结合3种方法,能够更全面的掌握清晨高血压以及24小时血压的控制情况。


诊断

清晨至上午的这段时间内血压持续超过135/85mmHg,这一类型的高血压病便可称为清晨高血压。

鉴别诊断

新诊断以及已经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需鉴别高血压与清晨高血压。我国有学者调查发现,在诊室血压已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中,仍有54.6%的患者清晨血压不达标。因此不论诊室血压是否正常,都应注意清晨高血压的监测。初诊患者还应与继发性高血压鉴别。

治疗原则

大多数清晨高血压都是由血压管理不善所致,如果选用短期药物进行降压治疗,会出现药物性血压波动过大;若选用长效但实际上疗效不足以覆盖24小时的降压药物,也无法控制清晨血压。合理规范地使用减压药物是有效管理清晨高血压的关键。在治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使用半衰期24小时及以上、真正长效每日1次服药能够控制24小时的血压药物;
2.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使用并能控制每一个24小时血压的药物,提高依从性;
3.对于单纯清晨高血压者,也可调整服药时间;
4.使用对心脑血管事件有显著改善且临床试验证据充分的药物,真正降低长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预防

与高血压预防是一致的,对血压130~139/85~89mmHg、超重/肥胖、长期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者应进行重点干预,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预防清晨高血压发生。
针对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定期随访和血压监测,尤其是清晨时段的血压测量,对高血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对已发现为清晨高血压的患者,应指导其坚持服用能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的长效降压药物,并学会家庭测量清晨血压的正确方法,充分利用社区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帮助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强清晨血压的管理。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