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病因
日常生活中,引发脑出血的因素:
1.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脑出血。
2.情绪激动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出血。
3.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引起血压升高,成为脑出血后遗症的诱因。
4.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因而可导致脑出血。
脑出血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破坏,虽经治疗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此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出血量 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②出血的部位 不同部位的出血,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不一。③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 及时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临床表现
1.肢体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2.认知和精神
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出血,可留有精神和认知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3.言语功能障碍。
4.吞咽功能障碍。
5.其他症状
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
检查
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康复评定:
1.影像学检查
(1)脑血管造影 曾是脑出血的重要诊断方法。脑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肿块性占位。
(2)CT 脑出血的显影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其对X线的吸收系数明显大于脑组织,故呈高密度影。
(3)MRI 在MIR上脑出血可分四层:位于中央的核心层,缺氧最重;其外的核外层,缺氧较轻,再外的边缘层,吞噬细胞内有含铁血黄素,最外为反应带,脑胶质细胞增生和程度不一的脑水肿。
2.康复评定
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布氏分期、言语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估等。
治疗
恢复期康复治疗对于脑出血后遗症患者非常重要。
1.康复功能锻炼
(1)面瘫的功能锻炼。
(2)语言吞咽功能训练。
(3)认知功能的训练。
(4)肢体功能锻炼:①转移训练;②关节被动活动;③诱发病人的主动运动;④手功能训练;⑤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⑥步行功能训练等。
2.理疗
主要包括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顺序循环治疗仪等。
预后
1.年龄越大,预后越差,60岁以下的病死率较低,约占30%左右,70岁以上的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
2.高血压病史越长,血压越高,预后越差。血压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为30.07%。
3.昏迷越深,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深昏迷者94%死亡。病后无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好转者,预后较好。嗜睡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4.病情进展越快,高颅压症状出现越早,表现越重,预后越差。
5.出血量较大者,预后较差。有血肿形成,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预后较差。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者,预后较好。
6.伴有癫痫发作者,预后较差。因可加重脑水肿或脑出血。
7.伴有内脏功能紊乱者,预后较差。常见者为消化道出血,死亡率达80%。
8.合并有代谢障碍者,如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者,预后较差。
9.反复发作者,预后较差。
10.脱水、降压等治疗效果越差,预后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