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特发性血鼓室
疾病

概述

特发性血鼓室又称自发性血鼓室,是指不明原因的鼓室反复出血,并有咖啡色黏稠液体蓄积,使鼓膜变成蓝色的临床现象。其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听力减退和蓝鼓膜。一般认为,特发性血鼓室与分泌性中耳炎和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有关,但它们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

病因

发病原因尚无定论,病因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咽鼓管长期阻塞。
2.渗出性中耳炎晚期的并发症。
3.鼓室静脉曲张或微型血管瘤反复出血。
4.急性出血性中耳炎或出血性大疱性鼓膜炎的后遗病变。

临床表现

1.患者多为青壮年,单侧发病较多,常伴有中耳炎病史。
2.起病多较缓慢,听力逐渐减退,伴耳鸣耳闷胀感或压迫感。
3.常有反复鼓膜自发性穿孔,流出咖啡色黏性分泌物。

检查

1.局部检查
鼓膜穿刺抽液。
2.听力学检查
纯音听力图、鼓室导抗图检查。
3.实验室检查
颞骨CT检查。

诊断

1.症状
起病多较缓慢,听力逐渐减退,可伴有低音调耳鸣及耳内闷胀、闭塞或轻微胀痛感。
2.局部检查
鼓膜完整,呈灰蓝色或蓝黑色。鼓膜穿刺抽出咖啡色液体后鼓膜可暂时恢复正常色泽,数日后又变为蓝色。少数透过鼓膜可见液平面。
3.听力学检查
纯音听力图大多呈传导性聋,少数为混合性聋。鼓室导抗图呈B型,声反射消失。
4.影像学检查
颞骨CT扫描可见鼓室、鼓窦及乳突内有致密影,部分可见液气面。有胆固醇肉芽肿时,鼓室、鼓窦或乳突内有软组织影,少数有骨质破坏。

鉴别诊断

应对特发性血鼓室是否伴有胆固醇肉芽肿进行鉴别诊断。
1.伴有胆固醇肉芽肿者
病史较长,多见于成人,鼓膜呈蓝黑色,颞骨CT扫描可见中耳内有软组织影。
2.不伴有胆固醇肉芽肿者
病史较短,可见于儿童或成人,鼓膜呈灰蓝色,且灰蓝色和灰白色可交替出现,颞骨CT扫描可见中耳内呈均匀一致的密度增高。

治疗

1.根据不同临床情况的治疗
(1)病史短、年龄轻、声阻抗为平坦型、CT提示鼓室内有液平面者,须积极处理肥大的腺样体及下鼻,改善咽鼓管的通气引流功能。可行咽鼓管吹张及鼓室注入糖皮质激素糜蛋白酶,或行鼓膜穿刺抽液或切开以充分吸出咖啡色分泌物等,部分患者可就此治愈。
(2)对病史较长,症状反复发作,检查鼓膜为灰蓝色,声阻抗为低峰型,CT提示鼓室、鼓窦及乳突有软组织影者,考虑可能已形成胆固醇肉芽肿或慢性肉芽组织,行乳突根治或改良乳突根治术
(3)对病变局限在鼓室、鼓窦者,可行鼓室探查术。
2.中药治疗
对于部分西医无较好治疗方法的早期病变,可以使用中药治疗。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