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氮平衡是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关系,可反映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的情况。蛋白质中氮含量恒定,约为16%。人体摄入食物中主要含氮物为蛋白质,用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故可以通过测定摄入氮量(食物含氮量)来推测体内蛋白质合成代谢情况;随尿液、粪便排出的氮主要来自于蛋白质分解代谢所产生的含氮物,因此测定排出氮量(尿液、粪便含氮量)可推测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情况。人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可通过测定摄入氮量与排出氮量了解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情况,人体的氮平衡有氮总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三种情况。临床上多用氮平衡试验来检测患者营养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测定
24小时摄入氮量(g)=蛋白质摄入量(g)/6.25
24小排出氮量(g)=24小时尿内尿素氮量(g)+3g(3g为常数,可根据患者实际疾病情况分析)
临床意义
1.零氮平衡
摄入氮量等于排出氮量,反映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处于动态平衡,常见于健康成年人。为可靠安全起见,临床常认为摄入氮较排出氮多5%为确实处于氮平衡状态。
2.正氮平衡
摄入氮量大于排出氮量,反映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占优势,见于儿童、孕妇和恢复期病人。
3.负氮平衡
摄入氮量小于排出氮量,反映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占优势,见于长期饥饿、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外科手术后、大量失血等患者。
通过对患者氮平衡的检测可以有效地了解营养支持的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正常值参考范围
1.健康成年人:零氮平衡。
2.儿童、孕妇:正氮平衡或零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