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上腹不适
症状

概述

上腹不适是指上腹部不适感,包括呃逆嗳气、烧灼感、隐痛、饱胀、疼痛等。上腹部是指剑突下方至脐上方,常见于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因

1.炎症:如慢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胃溃疡急性胰腺炎肝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膈下脓肿等。
2.肿瘤:如胃癌食管癌肝癌卵巢癌等。
3.心血管病变:如心肌梗死、腹主动脉瘤等。

检查

1.体格检查
(1)视诊:观察腹部外形、肠型,有无腹肌紧张反跳痛,有无肠蠕动波。
(2)触诊有无腹部压痛、反跳痛,查看腹痛范围、部位,有无肿块,有无肠蠕动波,有无移动性浊音等。
(3)听诊有无肠鸣音亢进或减弱。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如器官出现炎症感染,多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多见于寄生虫病
(2)胃液分析通过测定基础胃液分泌量及组胺试验或五肽胃泌素后测定量大泌酸量和高峰泌酸量以判断胃泌酸功能,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
(3)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作为心肌梗死突发时的快速辅助诊断。
(4)血和尿淀粉酶测定对诊断胰腺炎有重要意义,血尿淀粉酶增高提示急性胰腺炎。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5)肝功能用于筛查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6)肿瘤标志物检查可提供肿瘤发生的早期信号或辅助诊断癌症,有助于判断疗效等。
(7)细菌培养细菌培养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帮助很大。
3.影像学检查
(1)B超上腹部B超对肝、胆、脾等实质性脏器的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CT、磁共振成像主要用于炎症、脓肿、肿瘤等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上腹部不适不仅可能是消化系统的病变,也可能是心血管系统的疾病,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会感觉上腹部不适,临床应加以鉴别。
1.慢性胃炎
大部分患者常无症状或见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症状常反复发作,腹痛无规律。胃镜及胃液分析有助诊断。
2.心肌梗死
部分急性心肌梗死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这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部分患者疼痛部位位于上腹部。但心肌梗死的疼痛是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的,患者常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有助诊断。
3.急性胰腺炎
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腹痛最早出现,通常在暴饮暴食或极度疲劳之后发生,多为突然发作,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左。疼痛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似刀割样。疼痛向背部、胁部放射。血尿淀粉酶测定可确诊本病。

治疗原则

针对引起上腹不适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