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瘀斑
症状

概述

瘀斑是指皮肤表面直径大于1厘米的红色或紫色出血斑,由红细胞外渗所致。

病因

1.血小板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2.化学药物:如:抗生素类、奎宁类、磺胺类、解热镇痛剂、安眠药、抗结核药、脱水及利尿药等。
3.感染:败血症伤寒斑疹伤寒、结核、猩红热等。

检查

1.体格检查
皮肤视诊:查找皮肤出血点、瘀斑,并观察大小、分布、颜色等。
2.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计数及其他指标检查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佳,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大小及形态异常。骨髓检查怀疑白血病、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减少或持续血小板增多等需做骨髓穿刺检查。抗血小板抗体检查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指标。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败血症等引起瘀斑者抗血小板抗体增高
3.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初步探测肝脏、肾脏的形态、位置、局部病理变化,有助于诊断肝肾疾病引起的皮肤黏膜出血
4.病理检查
肾组织病理活检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出现的肾损害也常须进行肾活检,以判断肾损害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鉴别诊断

1.白血病
白血病除了贫血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外,白血病也可以导致瘀斑,常见与皮肤不明原因的瘀斑、口腔、鼻腔、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骨髓穿刺检查有助于诊断。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是由于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血小板过多,从而造成血小板减少,多以40岁以下的女性和儿童为主。需要进一步做骨穿检查,了解骨髓的造血情况,以及自身抗体检查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3.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除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蛋白尿血尿等症状外,还可出现皮肤瘀斑,从患者标本中检出汉坦病毒RNA等,有助于诊断。

治疗原则

瘀斑是指皮肤表面直径大于1厘米的红色或紫色出血斑,由红细胞外渗所致。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