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肌肉出血是指肌肉内血管破裂或通透性增高、血液疾病等,血液从血管内流出至血管外组织造成肌肉内淤血或血肿。临床症状同出血量等有关,出血量较小者可无症状或有血肿形成,血肿较大时可出现胀痛及压迫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浅表的血肿,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穿刺、手术等证实为出血。
检查
一、体格检查
1.视诊视诊可观察患者的面容、精神状态等,评估患者整体情况。视诊还可了解受外伤者的伤处情况,如有无皮肤损伤、肿块、畸形等。
2.听诊听诊可了解心音、呼吸音等,可用于受外伤者整体情况的评估。
3.叩诊叩诊可通过患者肺、腹腔等叩诊音,了解有无胸腔或腹腔积液。
4.触诊触诊可了解患者有无浅表肿块、触痛、压痛等,可大致评估外伤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可用于排查血液病,大致了解患者出血情况。
2.血清电解质分析血清电解质分析包括血钠、血钙、血钾等浓度,可了解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对评估受外伤者整体情况有重要意义。
3.凝血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测定等,可反映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可排查出血性疾病,了解受外伤者的凝血功能。
4.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有助于判断血友病的类型,评估血友病的严重程度,也可用于评估患者凝血功能情况。
5.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为基因突变等导致的疾病提供诊断依据,如血友病、遗传性凝血酶原缺乏症等。
6.骨髓穿刺骨髓穿刺涂片等可反映血液系统情况,用于血液病的排查。
7.维生素C含量测定维生素C含量测定包括血清维生素C含量测定、白细胞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及尿液维生素C含量测定等,可反映维生素C摄入、体内储存及代谢情况,为维生素C缺乏症提供诊断依据。
8.维生素C负荷试验维生素C负荷试验有助于维生素C缺乏症的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等优势,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筛查方法,可根据声像图改变发现血肿,了解肌肉损伤情况。超声心动图还可了解心脏结构及功能,为心脏破裂等提供诊断依据。
2.X线片可了解有无肺损伤、骨折等,对于受外伤者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3.CT可较为清晰的显示肌肉血肿,了解血肿的位置、大小等,为治疗提供参考。
4.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改变更敏感,可清晰显示肌肉、血管、神经等情况,评估患者肌肉出血情况。
四、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为肿瘤提供诊断依据,白血病患者行骨髓穿刺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诊断意义。有些肌肉肿瘤以血肿为首要表现,或出现肿瘤内出血。
鉴别诊断
1.维生素C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的患者可有皮下淤斑、淤点,牙龈出血、肌肉出血等出血倾向的表现,也可有食欲减退、面色苍白、烦躁、易激惹等症状。可通过维生素C含量测定、维生素C负荷试验等诊断。X线检查发现骨骼特征性改变,对诊断有提示意义。
2.血友病
血友病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可发生皮下、肌肉、关节出血等,出血后形成血肿可压迫周围组织、器官,产生相应症状。血友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多正常。凝血功能检测可见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消耗试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可作为初筛试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Biggs凝血活酶生成纠正试验等可作为确诊试验,用于不同类型血友病的鉴别。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有助于了解患者凝血功能,进行对血友病进行分类。基因检测可为诊断提供依据。
3.挫伤
挫伤者多有外伤史,患者可有伤处的疼痛、肿胀、青紫,体格检查可发现无体表结构破坏,伤处有压痛等。根据外伤史、伤处疼痛、无体表结构破坏等不难诊断,但在必要时应进一步检查,如X线、CT等,明确有无骨折、严重的内脏损伤等,评估患者整体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血肿可自行吸收或行穿刺术、切开血肿清除术等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