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治疗

概述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是使用比较广泛而有效的左心室辅助治疗方法。其方法是由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至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进行与心动周期相应的充盈扩张和排空,使血液在主动脉内发生时相性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

1.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
2.术前准备
(1)患者术前排空大、小便。
(2)选择右股动脉穿刺者予腹股沟区备皮。
(3)准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一次性麻醉手术包、手术刀片、针线包、灭菌治疗巾、灭菌方纱、灭菌手套、16号针头、30ml和10ml注射器、穿刺鞘1套、电极片5个、加压袋、弹力绷带。

适应证

1.心源性休克
2.顽固性心绞痛
3.顽固性心力衰竭
4.冠心病高危患者的介入治疗
5.缺血性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
6.感染性休克
7.体外循环脱机。
8.心肌顿挫。
9.过渡至其他左心室辅助装置
10.纠正心脏解剖缺陷手术后的心脏支持。
11.高危心脏患者施行重大非心脏手术。
12.危重心脏病手术前的预防性措施。
13.术后心功能异常或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禁忌证

1.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和主动脉外伤。
3.心脏停搏心室颤动、严重低血压等。
4.严重出血倾向和出血性疾病(特别是脑出血者)。
5.主动脉、髂动脉严重梗阻性病变。
6.不可逆性脑损害。
7.心脏畸形矫治不满意。
8.恶性肿瘤发生远处转移。
9.终末期心脏病不宜施行心脏移植

手术步骤

手术大致步骤如下。
1.为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于股动脉放置一根持续心排血量(PiCCO)专用监测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及温度感知接头与压力模块相连接,动脉导管连接测压管路,与压力及PiCCO模块相连接。
2.测量开始,从中心静脉注入一定量的冰生理盐水,经过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血管外肺水→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股动脉→PiCCO导管接收端。
3.监护仪可将整个热稀释过程描绘成曲线,再对曲线波形进行分析,得出一参数,再结合测得的股动脉压力波形,计算出一系列数值。热稀释测量需进行3次,取平均值作为常数,以后只需连续测定主动脉压力波形下的面积,即可得出患者的连续心排血量。

注意事项

1.使用反搏装置前应按操作手册的程序先测试该装置,待运行正常才可插气囊导管。
2.根据动脉粗细选择合适的气囊导管,检查气囊是否漏气。气囊充气不宜过分膨胀,气囊内灌注CO2,能避免气囊漏气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
3.穿刺和切开动脉前3分钟静注肝素以防凝血。
4.将心电信号和桡动脉波信号输入反搏装置的相应接收插口。

术后并发症

1.插管侧下肢缺血、插管困难。
2.插管过程中造成主动脉夹层分离。
3.血栓形成。
4.穿刺部位感染、导管感染或菌血症

护理

1.术侧肢体制动,防止导管脱出。患者体位取平卧位或抬高≤30°。
2.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图形变化,观察反搏的效果。
3.监测血压心率心律体温、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
4.每天评估导管置入处的伤口,有渗血或敷贴松动时立即更换。
5.若气囊导管内出现血液,提示球囊破裂,应立即拔管,停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6.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期间观察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剂量。
7.观察患者的尿量,如突然锐减则需要评估是否为导管移位所致。
8.观察术侧肢体的感觉、温度、皮肤颜色、动脉搏动。若温度降低、皮肤苍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提示可能发生下肢血栓。
9.遵医嘱逐渐减少反搏频率,停机。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