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治疗

概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又称双心室起搏,是在传统起搏基础上增加左心室起搏,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治疗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是心力衰竭治疗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原理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传统的双腔起搏的基础上增加了左心室起搏,左心室起搏电极经右心房的冠状静脉窦开口,进入冠状静脉左心室后壁侧壁支起搏左心室,通过左、右心室电极起搏恢复心室同步收缩,减少二尖瓣反流

适应证

1.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
2.充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仍在Ⅲ级或不必卧床的Ⅳ级。
3.窦性心律
4.左心室射血分数≤35%。
5.QRS波群时限≥120 ms。

操作步骤

1.冠状静脉窦插管
选择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或分离头静脉送入导引钢丝,然后将冠状静脉窦长鞘送入冠状静脉窦。
2.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
在置入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线前,首先应行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了解冠状静脉窦及其分支血管的走行。
3.经冠状静脉窦置入左心室电极导线
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完毕后,撤除造影导管,再沿静脉鞘将电极导线送入心脏静脉分支。
4.起搏阈值测试
当经冠状静脉窦将左心室电极导线置入静脉分支后,进行左心室起搏阈值测试,并记录左心室电图及体表心电图。此外,要进行高电压刺激,检测是否有膈神经刺激。最后再将右心房、右心室电极导线植入,分别测试右心房、右心室及双心室起搏阈值。测试满意后,将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相连,然后将其埋置在患者左胸前皮下囊袋内。

并发症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置入的并发症高于普通起搏器,除与常规起搏器置入类似的并发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并发症主要与左心室起搏导线和冠状静脉窦有关。
1.冠状静脉窦夹层和穿孔
冠状静脉窦夹层可由过于暴力地推进指引导管或注射造影剂时,因其头端按压在血管壁而引起。冠状静脉窦夹层的发病率为2%~5%,但通常愈合良好。冠状静脉窦穿孔很罕见。
2.左心室导线脱位
左心室导线的脱落率高于心房或右心室导线,脱位倾向于发生在置入后不久。
3.穿刺出血、神经损伤
目前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导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相对安全而且简便,但仍需警惕。主要并发症包括误穿锁骨下动脉、血胸气胸血气胸、神经损伤等。
4.感染
首次置入的感染发生率为0.5%~1%,但长时间的操作会增加风险。
5.膈神经刺激
膈神经刺激是一个常见问题,置入时在镇静和仰卧患者中可能不容易出现,只有当患者活动和改变体位时才可能变得明显。

随访

1.目的
通过随访可了解起搏器的治疗效果,有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起搏器是否处于最佳工作参数和状态,是否获得最大治疗效果,患者的定期随访是起搏治疗奏效的重要环节。
2.随访时间
一般在术后7d内测试起搏器参数和在心脏超声指导下优化房室间期和两心室间期,以后每3~6个月随访一次。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患者在休息时也有症状,病情严重,理想的随访时间是置入后每1~2周随访一次,直至临床症状改善、病情稳定后改为13个月随访一次。在电池能量接近耗竭时,随访时间应缩短。
3.检查内容
随访时,首先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尤其注意有无反映心输出量减少的症状和体征。其次通过检查起搏器以得知心律失常事件、心室起搏的比例、活动耐量等参数;同时进行起搏、感知阈值和阻抗的测定,及时优化房室间期、调整感知灵敏度和起搏输出能量。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