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抗核小体抗体
检查

概述

核小体是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主要自身抗原,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核小体结构与抗核小体抗体形成

核小体存在于细胞核,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亚单位,是DNA与组蛋白形成的复合体。在生物活体中,核小体的唯一来源是凋亡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细胞凋亡的异常导致核小体过度释放,核小体成为多克隆B淋巴细胞的活化剂,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起始过程。此外,核小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性辅助T淋巴细胞识别的自身抗原,不仅引起同源B淋巴细胞产生抗核小体自身抗体,而且还引起抗DNA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的形成。有证据表明,除致病性抗双链DNA抗体及其抗原抗体复合物外,抗核小体和组蛋白的自身抗体及其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中也起关键作用。

临床意义

1.抗核小体抗体的主要临床意义在于其出现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而且与疾病的活动度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抗核小体抗体与患者的皮疹脱发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补体降低呈显著相关,其滴度高低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明显正相关。
2.抗核小体抗体的检测技术较多,除狼疮(LE)细胞试验以外,还包括染色质包被的串珠乳胶凝集试验、免疫沉淀试验(用天然组蛋白重组酸萃取的组织部分)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将可溶性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到聚苯乙烯等固相载体上,进行免疫反应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等。第二代抗核小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中的抗原制品只含核小体单体,不含DNA及组蛋白等杂质成分,可排除硬皮病患者血清的假阳性反应,极大提高抗核小体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目前已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