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外耳道皮肤外伤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易发病,如挖耳、游泳进水、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等。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
临床表现
弥漫性外耳道炎可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者轻度表现为轻度耳痛,重者患耳剧痛,咀嚼时加重,可流出分泌物。慢性者耳发痒,少量渗出物。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检查
急性者有耳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痛。慢性者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慢性充血、增厚,外耳道深部常有上皮脱屑聚集,有时有肉芽生长。病程较长时可以出现外耳道皮肤增厚,引起外耳道狭窄,鼓膜正常。
诊断
1.外耳道疖检查有耳郭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弥漫性外耳道炎检查亦有耳郭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痛。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2. 取耳内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