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失明
中医

概述

失明,中医称盲或目盲,证名,见《素问·生气通天论》。俗称瞎眼,指目茫茫无所见。《难经·二十难》:“脱阴者,目盲。”病因较多,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凡严重的内、外障眼病及外伤等,均可致盲。凡有致盲倾向的病证,应积极治疗。

病因病机

多因内障疾病以及眼的其他疾病所致,亦可因脑神病变等而引起。气血瘀阻、痰热上壅、肝火亢盛、肝肾阴血亏虚等为常见病机。

临床表现

1.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为主症。
2.结合眼科检查,不同眼疾见不同表现:
(1)年高而睛珠混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的目盲者,多见于圆翳内障
(2)暴盲多见于眼底病变,常见病有络阻暴盲、目衄暴盲、络损目盲、火郁暴盲、视衣脱离等。血灌瞳神之目盲则窥不进眼底。
(3)黄液上冲、旋螺尖起、蟹睛病、正漏等病所见目盲,有相应的眼科特征性病理改变。
(4)黑睛生翳膜,遮盖瞳神而致目盲者,检查有翳膜可见,其常见疾病有白膜侵睛、偃月侵睛、花翳白陷。凝脂翳、黑翳如珠、混睛障、宿翳等。
(5)瞳神散大而混浊呈淡黄、淡绿、昏黑等色,视力下降者,多为黄风内障、绿风内障、黑风内障等病。
(6)赤膜下垂、血翳包睛、风轮赤豆、瞳神紧小等,亦可影响视力,均有相应眼科特征病理征象。
3.不同病史、病情,亦有不同表现:
(1)有体瘦、腹大、腹泻等症及夜盲等特点者,为疳积入目。
(2)物损真睛、惊振内障、胎患内障等所致目盲,有外伤病史,或小儿初生即患病。
(3)目盲有精神意识障碍者,多为脑系病变,如气厥。头部内伤、缺血中风等所致目盲,多为偏盲
(4)青盲、视瞻昏渺、高风内障等病,眼外观可无明显改变。

检查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并结合眼科相关检查如视功能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视觉电生理检查、眼科影像学检查等。

诊断

1.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为主症。
2.结合眼科检查可做出诊断。

辨证施治

1.气滞血瘀
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伴有头痛剧烈,眼球胀痛如针刺,入夜为甚,舌紫边有斑点,舌下静脉曲张,脉沉或涩。治则:行气化瘀通络。主方:通窍活血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
2.肝火亢盛
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胸胁满痛,头晕,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则:清肝泻火。主方:化肝煎加减。
3.风痰阻络
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眩晕胸闷,恶心呕吐痰多,舌胖苔白滑或腻,脉滑。治则:祛风化痰通络。主方:导痰汤加僵蚕、地龙、菖蒲、天麻、钩藤。
4.痰热蕴结
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眩晕胸闷,痰多色黄,舌红胖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热化痰。主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5.气虚血瘀
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病情迁延日久,视网膜血斑颜色暗滞,舌有淤斑,舌淡胖,苔薄,脉细涩。治则:益气活血化瘀。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6.肝肾阴虚
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眼干涩,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绦少苔,脉弦细数。治则:滋补肝肾。主方:大定风珠加减。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
2.常用明目中药
密蒙花、木贼草、千里光、野菊花、谷精草、青葙子、夜明砂、望月砂、草决明等,可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选用。
3.针灸
常选睛明、球后、瞳子髎、承位、攒竹、太阳、风池、合谷、内关、外关、太冲、翳风、足光明、命门、肾俞等穴位。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