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小儿肠炎又称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一般指由于微生物感染而导致小肠及结肠的炎症。最主要的致病原有:病毒、细菌、原虫、真菌或寄生虫。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等。本病通常根据症状以及粪便常规即可诊断。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可行大便培养检测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怀疑严重脱水的患儿应注意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
病因
大多数肠炎是感染病毒或细菌所引起,其中以病毒最为多见,如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柯萨奇病毒、星状病毒等。常见细菌有致腹泻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原虫及真菌亦可导致肠炎。
临床表现
1.轻型
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3~10次/日),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于数日内痊愈,大便常规可见少量白细胞。
2.重度
急性起病,或由轻度腹泻转变而来。常有较为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尚可伴有较为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死亡。
(1)胃肠道症状 常有呕吐、食欲低下,腹泻频繁,一天大便次数10到数十次,大便为水样、含有少量黏液,也可有血便。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由吐、泻及摄入不足导致程度不同的脱水。吐、泻亦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呼吸深长,严重者可昏迷。严重腹泻及进食不足亦可导致低钾血症及低钙血症。
检查
细菌性肠炎可作呕吐物及大便培养,获得病原菌即可确诊。有些病原菌如沙门菌感染可作血培养。病毒性胃肠炎可用电子显微镜、免疫电镜、免疫荧光及血清学检查如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射免疫法等检查病毒的抗原和抗体。也可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寄生虫性肠炎可直接镜检,寻找病原体及其虫卵。真菌性肠炎可从大便中直接涂片,在显微镜下检查真菌或作大便真菌培养。
1.实验室检查
肠炎通常根据发病季节、病史、临床表现及大便性状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病因往往不明确。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可行大便培养、涂片、病毒抗原检测来检测病原体。还必须判定患儿有无脱水及电解质、酸碱紊乱。
2.X线钡剂检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钡剂检查。而特别注意的是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在作钡灌肠时,有诱发肠扩张与穿孔的可能性。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临床静止期可作钡灌肠检查,以判断近端结肠病变,需排除克隆病者宜再作全消化道钡餐检查,气钡双重对比法更易发现黏膜浅表病变。
3.内镜检查
临床上多数病变在直肠和乙状结肠,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查很有价值,对于慢性或疑为全结肠患者,宜行全结肠镜检查。一般不作清洁灌肠,急性期重型者应列为禁忌,以防穿孔。
诊断
肠炎通常根据发病季节、病史、临床表现及大便性状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病因往往不明确。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可行大便培养、涂片、病毒抗原检测来检测病原体。还必须判定患儿有无脱水及电解质、酸碱紊乱。诊断因病原不同而异。
治疗
1.饮食疗法
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但应根据个体进行合理调整。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可喂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
2.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轻中度脱水,无严重呕吐者可口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新生儿,或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盐。
3.药物治疗
病毒以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肠炎可不使用抗生素。中毒症状明显,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重症患儿可使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所致的肠炎,抗生素并无效果。寄生虫感染所致肠炎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可酌情选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疗法。
预防
小儿肠炎的预防保健: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2.注意乳品的保存以及奶具、食具的定期消毒。
3.避免吃生冷不洁东西。
4.隔离患儿及小心处理其排泄物。
5.对小儿进行个人卫生教育,指导其勤洗手,培养良好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