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章所长敏锐地看到,在新中国刚刚诞生又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形势下,气象服务的急需已是日益紧迫。于是提笔给中央军委气象局局长涂长望写信,他在信中表明,鉴于目前战争时期的特殊形势以及目前军委气象局缺乏技术骨干...[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赵九章所长敏锐地看到,在新中国刚刚诞生又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形势下,气象服务的急需已是日益紧迫。于是提笔给中央军委气象局局长涂长望写信,他在信中表明,鉴于目前战争时期的特殊形势以及目前军委气象局缺乏技术骨干...[继续阅读]
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陶诗言带着夫人和孩子乘坐的从南京开往北京的列车终于缓缓驶进北京前门火车站。此时的北京,已进入隆冬季节,到处都是天寒地冻,冰雪一片。随着列车门的打开,一股冷风刮进了车厢。从小在南方长大的陶诗言...[继续阅读]
与顾震潮、陶诗言一起走进“联合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心”的还有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杨鉴初、刘匡南、朱抱真、章振越等气象专家。此外,在抗战胜利那年与陶诗言共同接收北极阁气象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张宝堃也被任命为“联合气候资...[继续阅读]
刚刚建立的“联合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心”虽然只有几十人的编制,却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集体。主任顾震潮与副主任陶诗言都是30岁出头,最大的中央气象台台长也还不到40岁。预报员除个别将近40岁外,大多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其中...[继续阅读]
在顾震潮与陶诗言的带领下,预报员的水平在一天天提高,我国自己的天气预报方法在通过实践的不断总结中逐步建立。1952年,由于工作出色,陶诗言晋升为副研究员。与此同时,陶诗言也开始了对冬半年入侵东亚的寒潮进行系统研究。...[继续阅读]
这一次大寒潮预报失败的教训,也让陶诗言认识到,天气预报不能只报模糊概念,一定要报出具体情况,这样才能让人有所应付。经过反复的思考和不断领悟,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作为天气预报肯定是要有冒险的,天气预报至少有30%的风...[继续阅读]
虽然经历了建国初期大寒潮预报的失败,但是陶诗言一心扑在新中国气象科研事业的决心却丝毫没有动摇。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协同顾震潮带领“联心”全体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下努力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的气象预报业务在一天天...[继续阅读]
1950年代初期,正是年轻的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也是中国和被称为“苏联老大哥”的前苏联关系密切和最友好的时候,因此那个时期中国的社会形势就呈现出“一边倒”的现象,所谓“一边倒”就是正在建设的中国各个领域全都照搬苏联...[继续阅读]
随着新中国第一个5年计划的实施,共和国的建设也在日益发展壮大,中国民用气象的需求更是随之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1953年8月亲自签署转建命令,将气象部门从军事系统的建制转到政府系统。这样,建国后...[继续阅读]
1955年,陶诗言撰写的《东亚冬半年冷空气活动过程的经验研究》一文虽然只是作为内部发行在中央气象局专刊上印发,但在中国气象界却引起了关注,这也是在陶诗言对影响我国大气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一些重要天气过程和天气系统第...[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