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我国在原来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而将其属下的经济研究所一分为四,经济所内原有的一些相关的研究组被单独划出来,成立了工业经济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与财贸经济研究所。新任...[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977年,我国在原来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而将其属下的经济研究所一分为四,经济所内原有的一些相关的研究组被单独划出来,成立了工业经济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与财贸经济研究所。新任...[继续阅读]
刘国光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上的深入与突破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具有令人赞服的高度。马克思是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舍弃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用纯抽象的方法来阐明与揭示这一运动的...[继续阅读]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①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上以本报评论员为名发表了南京大学教员胡福明同志写的一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彻底...[继续阅读]
两个南京人的重大成就,都在于他们勇于解放思想,敢于破除传统观念,打破理论上的禁区和误区,不避风险,不怕打击,勇于探索,勇于追求,通于在通向真理的路上。迈出坚实的,常人不敢迈出的一步。这里不仅需要勇敢,不仅要勇敢地面对...[继续阅读]
在改革开放政策推行的头几年,基本上还只是在某些领域、某些部门、某些地区、某些环节上作了些单项的改革,而协同的、配套的、成体系的改革不能说是没有,但是很少很少,更不要说有什么目标完整的体系了。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继续阅读]
改革的核心,或者说是关键,归根到底还是计划与商品的关系。准确一点来说,还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人们设计的种种改革方案、规划和进程,包括刘国光所设计的两种转换模式在内,说一千道一万,也还是为着解决计划与市场的关...[继续阅读]
但是,任何事物的向前发展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直线的,在经济理论上,特别是关系到计划与市场这一关键的问题上,就更是如此,社会上又出现了激烈的波动。艰巨繁杂的改革进程,又在反复的锤炼和考验那些为着经济体制改革而献身的一...[继续阅读]
一声霹雳,石破天惊,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政治家或理论家能够解决了的、困惑了人们百余年来的计划与市场问题,却被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雄才大略地解决了。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指出市场经济可与社会主义共存,这是他对于社会主义...[继续阅读]
经济学中有一个十分难解的课题,就像数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百余年来一直困扰着数学家那样,也一直困扰着世界上众多的经济学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得主弗里德曼甚至说,谁要是能解决了这个难题,便可以立即授予他诺...[继续阅读]
他在当时设计的软着陆点是10%以下,即双高的增长速度都在个位数上。刘国光认为,只要把握得好,娴熟地掌握宏观调控艺术,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微调,实现软着陆的目的,即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不是太大,而通货膨胀又能得到缓解。依据刘...[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