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当80多岁的戴爱莲回忆起与周恩来总理的相识时,还忍不住会笑出声来。“这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戴爱莲说,“周总理对我事业上的帮助很大。他是一个伟大的人。”1941年,新婚后的戴爱莲和丈夫叶浅予从香港出发,一起去...[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多年后,当80多岁的戴爱莲回忆起与周恩来总理的相识时,还忍不住会笑出声来。“这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戴爱莲说,“周总理对我事业上的帮助很大。他是一个伟大的人。”1941年,新婚后的戴爱莲和丈夫叶浅予从香港出发,一起去...[继续阅读]
在婚姻上,戴爱莲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一生追寻爱情,却发现那爱情之光是不可能常驻的。她告别初恋情人威利,回到祖国,先后又经历了两次婚姻,但是到最后,她还是一个人孤单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对于婚姻,80岁时的戴爱莲说...[继续阅读]
《瑶人之鼓》剧照1946年夏天,戴爱莲在美国旧金山演出。她带去的都是中国舞蹈。《巴安弦子》《瑶人之鼓》等民族舞蹈让美国观众大开眼界。强烈的东方神秘感让观者心情激动,不少观众在演出结束后走到后台,找戴爱莲交流。“太...[继续阅读]
北京解放的那一天,让戴爱莲每每想起,就激动得微微发抖。那是她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一天。当时,她正骑着车子在马路上赶路,听到这个消息后,她把车子往路边一放,就在马路上兴奋地跳起舞来。和所有听到这一消息的人一样,她兴奋...[继续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戴爱莲的舞蹈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如果说抗日战争时期是戴爱莲舞蹈创作的前奏,那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这段时间,则是戴爱莲舞蹈创作的成熟期。戴爱莲的创作激情一下子喷涌而出。她的代表作《荷花舞》《飞天...[继续阅读]
芭蕾舞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十分曲折。1940年,23岁的戴爱莲从英国归来,第一个愿望就是,把自己所学的芭蕾舞技艺展示给祖国观众。没有想到的是,第一场演出就给了她深深的打击。那是在贵阳的一次演出,演的是芭蕾舞剧《仙女们》,戴...[继续阅读]
对于印度文化,戴爱莲早在英国留学期间就接触过,那里面的宗教神秘感让戴爱莲非常感兴趣。她也在英国留学时看到过印度舞蹈,很喜欢,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接触。1954年,上天又给了她一个绝好的机会。一天,戴爱莲接到了领导分配的任...[继续阅读]
从印尼回国后,戴爱莲深受启发。她当时已担任北京舞蹈学校的校长,如何把舞蹈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上去是她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走出去,请进来”,这是戴爱莲所做舞蹈交流工作的基本原则。让自己的学生和教员找机会到国外...[继续阅读]
1967年11月,北京的天气已经变冷了,窗玻璃上结了一层薄薄的霜花,戴爱莲看着那层霜花,心想:冷天气就要来了。是的,冷天气来了。这一年,戴爱莲已经51岁了,舞蹈创作的巅峰时期仿佛已成为过去。她在中央歌舞剧院的工作也是形同虚设...[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