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回京给晋武帝上《请伐吴疏》后,在朝廷内有两个支持兴兵平吴的铁杆同盟军,一个是时任度支尚书的杜预,另一个是中书令张华。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祖父杜畿建大功于魏武帝曹操,封爵丰乐亭侯,历任护羌校尉、河东太守...[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羊祜回京给晋武帝上《请伐吴疏》后,在朝廷内有两个支持兴兵平吴的铁杆同盟军,一个是时任度支尚书的杜预,另一个是中书令张华。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祖父杜畿建大功于魏武帝曹操,封爵丰乐亭侯,历任护羌校尉、河东太守...[继续阅读]
《晋书·杜预传》有这么一句话: “时帝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杜)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 《晋书·荀勖传》记曰: “及王濬表请伐吴,(荀)勖与贾充固让不可”。《晋书·冯紞传》亦曰: “ (羊祜)初谋伐吴①,(冯)紞与贾充、荀...[继续阅读]
羊祜带着《请伐吴疏》 回洛阳面君的时间,大约在晋武帝咸宁二年十月。羊祜回到镇所襄阳的时间,当在该年十一月。踌躇满志赴京,失落遗憾离京,可以想象羊祜的心情十分沮丧。不过,沮丧归沮丧,羊祜还是心有不甘,于是又给晋武帝上...[继续阅读]
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大晋朝在军事上开局很好。三月,归降年余的秃发树机能复叛,被平虏护军文淑打败,扭转了大晋与胡羌作战一败涂地的局面。夏五月戊子日,吴国将领邵顗、夏祥率众七千余人归降晋朝。在《晋书·帝纪·武帝》 中...[继续阅读]
晋武帝咸宁四年(278),羊祜五十八岁。咸宁三年、四年的正月,都发生了日食天象。以古人对天象的认知,日食属于不吉利现象。六月丁未日,阴平、广武地震,甲子日又震。凉州刺史杨欣与胡虏若罗拔能激战于武威郡,晋军大败,杨欣战死...[继续阅读]
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十一月庚寅(25) 日,羊祜病逝于洛阳,享年五十八岁。因羊祜的重臣身份,朝廷在洛阳司马门附近搭建灵棚致祭,晋武帝素服哭祭,甚是哀痛。因是日正直大寒,晋武帝眼泪鼻涕沾满胡须鬓发,冻成了冰霜。羊祜病逝的消息...[继续阅读]
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十一月,晋武帝大举伐吴,遣镇军将军①司马伷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健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水师浮江而下,各路人马总计...[继续阅读]
按照平吴之战统帅部的规定,王濬从益州出发的水师,进入荆州地界,由荆州都督杜预节制。杜预为了让自己放开手脚横扫江南吴军,也为了让王濬放开手脚直取建平、西陵、武昌、建业,授予王濬诸事自便的权力。晋武帝咸宁五年元月...[继续阅读]
首上《请伐吴疏》 的羊祜作古两个年头,力赞平吴的杜预率重兵在外,朝廷内只剩下一个支持伐吴的度支尚书张华。仅凭张华进谏晋武帝可以进行平吴之战,贾充、荀勖便上表晋武帝立即腰斩张华。封建时代,腰斩是比弃市还残酷的刑罚...[继续阅读]
在整个平吴之战中,贾充、荀勖、冯紞始终如一大唱反调,一再要求晋武帝罢战撤军,都以表章的形式记录在案,保存在朝廷秘书监。当亲眼看见孙皓成了晋武帝的阶下囚后,贾充心里产生很大的恐惧感,便和荀勖等人一起商议,要向晋武帝...[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