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谷早年有一位挚友徐乾学。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又号东海,昆山人,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十一月二日,比石谷大一岁。康熙中期一度在文臣中“主持风气”,深受康熙帝宠信。其曾祖父徐应聘本是常熟人,是明万历年间任南京工部尚书...[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石谷早年有一位挚友徐乾学。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又号东海,昆山人,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十一月二日,比石谷大一岁。康熙中期一度在文臣中“主持风气”,深受康熙帝宠信。其曾祖父徐应聘本是常熟人,是明万历年间任南京工部尚书...[继续阅读]
科举时代的官员首先是文人,即便在明清易代之际,维系文人交往的最重要纽带还是文化,是他们对文化的共同兴趣和爱好,是人格、气质、个性上的相互吸引。古代的文人同时受儒、道的影响,“出仕”和“归隐”是他们生存中的永恒矛...[继续阅读]
清代初年,黄河下游的河道从河南开封、商丘转入江苏徐州、宿迁,经云梯关入海。苏北地区江河纵横,水流情况十分复杂:黄河、运河交于苏北清河县,淮河、睢水流入洪泽湖,也在清河县泄入黄河。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后失去了峡谷的束...[继续阅读]
石谷在京中7年,前4年绘制《南巡图》,住在学生宋骏业家,宋骏业是《南巡图》官方负责人,石谷构思作草图都要和他商量。后3年滞留京中,住在王时敏八子、时任内阁学士的老友王掞家中。在京中交往的一大批文人官员,许多是旧交,如...[继续阅读]
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于三十六年(1697)返京。皇上希望石谷能留下供奉内廷,但理解石谷归隐家园的雅志,也就不勉强了,经恩准,石谷于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南还。南还前,石谷作画赠送京中好友,一一告别。正月为颛翁老先生仿李...[继续阅读]
皇太子赐书给一位布衣画家,用石谷自己的话说“真草野之奇逢也”,因此回家后,他先将“山水清晖”四字榜之草堂,率领子孙向北稽首谢恩,开始用“清晖主人”、“清晖山人”、“清晖老人”号。从此在虞山隐于丹青,云烟供养二十...[继续阅读]
石谷一生敦重风义,感知己、笃故旧终身如一日。石谷有两位忘年友,一位是学者陈鸿,一位是诗人孙永祚,石谷南还时都已过世。陈鸿儿子陈逢午笃行好学,教育儿子陈祖范(雍乾间著名学者)读书,以品行为重,所著诗文甚富,兼工楷隶。石...[继续阅读]
师恩如山,石谷没齿不忘。石谷的两位老师中,王鉴没有儿子,萧然一身。王时敏有子9人,去世时,孙16人。两位恩师过世后,石谷“独二王世谊,耿耿不释”。南还后岁一至娄,拜两先生于祠堂,退与太原群子弟游。石谷晚年主要和王时敏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