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宗教史 > 列表
宗教史 共有 95 个词条内容

第一节 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儒教神学

    《汉书·五行志》云:“昔殷道驰,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作《春秋》。则乾坤之阴阳,效《洪范》之咎征,天人之道,粲然著矣。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把董仲舒与周文王、孔子...[继续阅读]

宗教史

第二节 从黄老之学到早期方士化的道教哲学

    东汉末年,制度化的道教在黄老思想和民间方术的哺育中应运而生。它们遵老子为始祖,以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黄老之说为理论基础,论证长生久视的终极期盼,形成早期方士化的道教哲学。《周易参同契》、《太平经》、《老子想尔...[继续阅读]

宗教史

一、佛陀是帝王神仙

    《牟子理惑论》说:“佛者,谥号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把佛视为传说中的中国远古帝王。又说:“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继续阅读]

宗教史

二、涅槃与道常无为

    “三法印”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包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大乘佛教哲学基本上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涅槃则是佛教的终极追求。自安世高以来,佛经翻译采用格义之法,用传统概念申述佛旨,也以无为合涅槃之义。牟子...[继续阅读]

宗教史

三、佛道与五常

    牟子针对孔子以《五经》为道,可供履行,而佛道虚恍,不见其意,不指其事,两者完全不同的责难,明确指出:“立事不失道德,犹调弦不失宫商。天道法四时。人道法五常,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继续阅读]

宗教史

四、省欲去奢与道法自然

    关于沙门过禁欲生活的问题,时人常不能解。牟子兼用儒家、道家的理论为佛教辩护。他说:“富与贵是人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继续阅读]

宗教史

五、生死轮回说与灵魂不灭、祸福报应

    印度佛教以缘起说性空,但也认为人的善恶行为同样会得到果报,解说甚深微妙,有道生的“善不受报”和慧远的“三报”之说。其实早有人将佛教报应的思想比附传统的“承负”之说,也早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南北朝神灭神不灭之争也导...[继续阅读]

宗教史

六、调和佛、儒、道

    《牟子理惑论》还强调三教经典的基本精神一致。说:“既吾睹佛经之说,览老子之要,守恬澹之性,观无为之行,还视世事,犹临天井而窥溪谷,登嵩岱而见丘垤矣。五经则五味,佛道则五谷矣。吾自闻道以来,如开云见白日,矩火入冥室焉。...[继续阅读]

宗教史

第一节 儒教的式微与玄学的兴起

    汉代儒教的理论形式“经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两大弊端,即繁琐与妄诞。“一经之说,至百万余言”(《汉书·儒林传》),“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汉书·艺文志》),学者以寻章摘句为标榜,在思想发展上自然渐失其活力...[继续阅读]

宗教史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与政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与政治的关系,首先表现在统治阶层对佛教的信仰和利用上。至三国以降,帝王信佛成为了比较普遍的现象。如魏明帝曹叡曾大起浮屠,陈思王曹植喜读佛经,曾作梵呗。东吴孙权拜译经名僧支谦为博士,不时向其请...[继续阅读]

宗教史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