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外的轨道检测技术都是基于轨道无损检测技术(简称NDE),此研究开始于1877年。1928年,Sperry先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速磁感应传感器钢轨检测车,1960年超声传感器首次安装在Sperry测试车上。纵观NDE技术,主要包括视觉检测、超声...[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目前国外的轨道检测技术都是基于轨道无损检测技术(简称NDE),此研究开始于1877年。1928年,Sperry先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速磁感应传感器钢轨检测车,1960年超声传感器首次安装在Sperry测试车上。纵观NDE技术,主要包括视觉检测、超声...[继续阅读]
(一)轨温检测英国的无线遥感勘测专家Radio-Tech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无线自动轨温监测系统,简称RTM,并获得了NetworkRail的支持。该系统是全自动的,由电池供电,可以连续有效地监测轨温。现在RTM系统在进行了风险评估和现场试验之后,已...[继续阅读]
(一)GPSRTK技术简介GPSRTK定位技术就是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根据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将GPS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实时解算并进行数据传输,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3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GPSRTK系统由GPS信号接...[继续阅读]
1948年,奥地利专家L.V.Rabcewicz设计了建立在使用新建筑材料前提下的,并且安全经济的隧道开挖方式及支护结构形式,并于1963年形成系统理论,定名为“新奥地利隧道建造法”,简称“新奥法”(NATM)。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在军都山铁路双线...[继续阅读]
我国盾构施工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1957年北京市政采用直径2.0m和2.6m的手掘式盾构进行城市下水道施工,系统的全面盾构试验是1963年于上海塘桥正式起步的。1996年北京地铁复八线引入插刀式盾构,盾构施工技术在北京获得实质性...[继续阅读]
跨座式单轨是指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撑、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重庆市轨道交通2号线首次从日本引进采用跨座式单轨,全长19km,2004年开通试运营;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已于于2012年12月全线贯通,标志着全球最长的一...[继续阅读]
(一)技术内容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地下水是一大难题。地下水对隧道的整体稳定、隧道底的隆起稳定、隧道管涌、流沙以及承压水对隧道底部的突涌等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北京地铁暗挖段施工较多,如果降水效果不好,侧壁...[继续阅读]
地下工程施工监测项目与内容一般包括:地表沉降、周围建构筑物变形、管线沉降、基坑围护结构倾斜变形(逆作法)、隧道拱顶沉降与收敛变形、隆起变形、竖向支撑应力(逆作法)等;不同监测项目采用的仪器主要有轴力计、应力计、...[继续阅读]
为确保地铁工程自身的施工安全与近接建构筑物的安全,一般采取隔离或保护等方式进行科学处置。近接建构筑物的施工首先应详细调查工程条件、地质条件、既有结构物现况与安全要求,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预测,制定防护措...[继续阅读]
(一)技术内容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不容忽视。近20年来,这一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1996年10月我国通过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其中第三十九条规定应当减轻因铁路运行造成的环境噪声污染。振动和噪声使人感到疲...[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