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本内部的叙述因果-逻辑环链更加混乱,接收者很可能以“不懂”为理由中断二次叙述的努力。但是没有接收环节,文本就不能成立。此时二次叙述的任务就相当艰巨,既无法“还原”,因为无原可还;也无法妥协,哪怕用“分合脚本”...[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当文本内部的叙述因果-逻辑环链更加混乱,接收者很可能以“不懂”为理由中断二次叙述的努力。但是没有接收环节,文本就不能成立。此时二次叙述的任务就相当艰巨,既无法“还原”,因为无原可还;也无法妥协,哪怕用“分合脚本”...[继续阅读]
上一节开列的四种二次叙述化方式,与霍尔提出的“三种解码”(主导-霸权式解码、协商式解码、对抗式解码)[1]有什么不同呢?霍尔认为,观众对任何电影文本都可以采用三种不同读法,得出三种不同的意义。而笔者讨论的三种二次叙述...[继续阅读]
二次叙述,是叙述作为符号表意担负应有的社会作用之关键一环:没有二次叙述,叙述作为传达就不能成立。作为一个必需的传达环节,二次叙述还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表意活动。首先,二次叙述使符号文本意义播散,使发送者意向不...[继续阅读]
整个现代叙述研究以这个双层原理为基础,甚至整个一百多年的现代批评理论以这个分层原理为起点之一,偏偏这也是一个最容易受攻击的软肋。抨击叙述分层观的芭芭拉·史密斯很明白她瞄准的是什么,她说双层模式(dualistic model),“不...[继续阅读]
1980年美国女批评家芭芭拉·赫恩斯坦·史密斯(Barbara Herrnstein Smith)发表长文《叙述诸变体,叙述诸理论》,系统地批判分层观念。[1]史密斯指出:提出底本这个概念,一个目的是解释为何同一个故事拥有(或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改编或重述...[继续阅读]
1981年,与史密斯文章几乎相同的时间,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出版了他的名著《追寻符号:符号学,文学,解构》,此书第九章“叙述分析中的故事与讲述”,集中批驳了叙述双层模式。卡勒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荷兰叙述学家巴尔1977年用法...[继续阅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双层模式的挑战连续不断,例如辛西娅·切丝(Cynthia Chase)标题有趣的论文《论叙述模式:机械玩偶与爆炸机器》,作家、批评家布鲁克·罗丝(Christine Brooke-Rose)与叙述学家里蒙-凱南(Shlomith Remmon-Kenan)的争论等。本书篇...[继续阅读]
本书引述一些研究者反对叙述双层模式的论辩,他们都是主张一元,即只有述本。申丹、王丽亚认为底本与述本经常合一,也是朝一元模式靠拢。以上反对双层模式的意见,应当说都有道理,也说明支撑叙述学达一个世纪的“底本/述本”...[继续阅读]
如此理解后,我们就可以用底本/述本模式作为基础,重新审视一些批评者们提出的难题,设法回答几个理论上的困惑。第一个问题是卡勒提出的,情节在哪里产生?情节承载着叙述的意义,它究竟是底本原有的品质,还是述本变形改组的品质...[继续阅读]
分层模式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哪些东西只能存在于述本中?哪些东西只能存在于底本里?哪些东西能同时发生在底本与述本里?恰特曼说述本就是形式,就是表现;底本就是内容,就是事件。[1]那样的话,双层模式就太容易出现混乱,因为形...[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