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光大师的活动地区在象雄,请大家记住这个词儿——“象雄”(zhang-zhung)。2003年9月6日到12日,我们在英国牛津大学开第十届国际藏学会议时,其中就有一个专题专谈“象雄”,还放了一部电影,是尼泊尔学者和日本学者饭田先生合作的。...[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智光大师的活动地区在象雄,请大家记住这个词儿——“象雄”(zhang-zhung)。2003年9月6日到12日,我们在英国牛津大学开第十届国际藏学会议时,其中就有一个专题专谈“象雄”,还放了一部电影,是尼泊尔学者和日本学者饭田先生合作的。...[继续阅读]
那时伊斯兰教在印度已经兴起来了,并逐步向东向北发展,佛教就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影响,很多佛教大师在印度呆不住,就往西藏来了。有一位佛教的大学者名字叫阿底峡(982~1054年),他的生活时代距朗达玛灭佛(约为842~846年)有一百多年...[继续阅读]
阿底峡到这个地方落脚后,跟藏王绛曲沃(菩提光)有一次很好的会谈。藏王就发愿,让他做弘法的工作。他是印度人,讲印地语或讲梵语(Sanscrit),当然需要个翻译。在阿里地区已经前后有几批去学习梵文的人,十几个人,刚好回来两位,其中...[继续阅读]
阿底峡有一部重要著作,就是他给绛曲沃(菩提光)讲授、由仁钦桑波翻译的,叫《菩提道灯论》。菩提道就是解脱道;灯,就是指明灯,意思是说菩提是一盏灯。实际上是讲戒律,讲一个凡夫怎么样才能成佛,这么一个菩提道的历程。这本书...[继续阅读]
(庙)修好以后,在里面塑了佛祖的像,塑佛祖的像用泥料很多,最后剩下一点点,工匠师傅说:“哎呀,扔掉可惜了,这样吧,阿底峡大师你在这,我给你塑个像。”这个人手巧得不得了,就利用这些剩余的材料塑起像来,塑好后就请阿底峡来看。...[继续阅读]
阿底峡后来到了山南,到了桑耶寺,见到桑耶寺藏书中有很多梵文写本。当时藏人翻译佛经很努力,有很多书,其中有很多梵本就是印度的法师带来的,或者是藏族的法师到印度求学带回来的,梵文的贝叶经原本带回来很多。在桑耶寺,阿底...[继续阅读]
格鲁派能够在藏区发展那么快,甚至于到了清代的时候,格鲁派掌握了藏区政权,达赖喇嘛、班禅喇嘛两大喇嘛系统能够在藏区掌权的重要原因,就是得到了朝廷的支持,还有就是因为获得了人民的信仰。要获得信仰,首先得群众尊重你,因...[继续阅读]
阿底峡大师于1054年圆寂了。圆寂以前,因为流鼻血,流得很厉害,他就用一块布接住,接了以后,他用小指头蘸着鼻血画了一幅释迦牟尼像做成唐卡,这个唐卡叫做“香察估唐”(shangs-khrag-sku-thang),意思就是“用鼻血画的佛像”,“香”(sha...[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