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可追溯性 > 列表
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可追溯性 共有 80 个词条内容

6.2 应用过程信息提高产品质量

    从传统意义上讲,我们逐一考虑各个参数之后就可确定影响产品及其加工的因素,然后再确定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各因素的上下限。事实上,我们只是直观地确定这些因素的限值,各因素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最近出现了一种很流行的...[继续阅读]

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可追溯性

6.3 收集和存储信息的方法

    6.3.1将产品与过程信息联系起来的一般模型将过程信息纳入可追溯体系,在决定实施之前,为了确定这一系统对特定的应用是否有效,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这种评估可按照图6.2所示的方法来进行。第一步是按照“危害分析与关键控...[继续阅读]

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可追溯性

6.4 数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如果可追溯体系和数据采集系统正常运作,可以制造一批测试产品来获得最初的产品数据。为了对产品特性有个总体的认识,我们特意采用不同的加工参数来生产这批产品。生产结束后,必须检验所有产品并且检测其微生物指标,感观及...[继续阅读]

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可追溯性

6.5 结论

    如上所述,多变量统计法可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整体分析来执行灵活的过程参数判别。它对于无法直接或间接监测产品性质的情况尤为有效。因此,数据处理是唯一能对产品进行100%评估的方式。为了进行如上所述的分析及分类,很有必要...[继续阅读]

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可追溯性

6.6 发展趋势

    最近这些年,可追溯体系问题已经成为欧盟法规的焦点。然而,食品工业的相关章程178/2002/EC(EU,2002)中,关于怎样具体详细地追踪信息仍相当隐晦。目前为止,只是有必要记录直接供应商和顾客。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可溯性需求非常有可能...[继续阅读]

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可追溯性

6.7 详细信息及其来源

    本章阐述的内容相当广泛,因此无法对每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下述网站或地址中获得与本章内容相关的、更丰富、更详细的信息。但作者必须提醒读者们注意:本章并没有列出所有在相关领域工作的供应商和研...[继续阅读]

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可追溯性

参考文献

    Benson,IBandMillard,JWF(2001),‘Foodcompositionalanalysisusingnearinfraredabsorptiontechnology’,inKress-RogersEandBrimelowCJB(Eds.),InstrumentationsandSensorsfortheFoodIndustry,Cambridge,WoodheadPublishing.138~186.Clemens,W(2004),PreiswerteFunketikettenmit...[继续阅读]

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可追溯性

7.1 引言——分析测量在产品质量评估中的作用

    历史上许多国家都一致认为食品的成分测定及其来源的可追溯性是非常重要的。自从14世纪以来,对公众健康的关注和经济安全的保护引发了欧洲国家对食品、添加剂和饮料质量的相关立法。然而当W.Ostwald(1853~1932)把电解质的Arrhen...[继续阅读]

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可追溯性

7.2 分析测量追溯和比较中的问题

    7.2.1测量结果中国际单位的追溯理论上,所有食品相关特性测量结果的可追溯性,应当按照一种等同于许多物理测量5已经发展起来的方式建立。当今,在全球范围内,一些物理测量的可比性,例如长度,质量等,是一条基于国际物理实验室网...[继续阅读]

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可追溯性

7.3 提高分析测量的可比性

    就像在其他领域中一样,只有当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对于适当的参照物具有可追溯性时,食品分析测量结果才有可比性。考虑到测量可追溯性的定义,测量结果的可比性依靠所使用的不同种类的分析方法支持。当使用的方法是根据经验并...[继续阅读]

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