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小令词 > 列表
小令词 共有 658 个词条内容

调笑令(二首)

    (唐)韦应物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调笑令》,唐时又有《宫中调笑》、《转应曲》等名...[继续阅读]

小令词

谪仙怨

    (唐)刘长卿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古代人做官,大都是忽上忽下,朝贬夕迁的,很少有人能达到或享受到那种没政绩也没罣误,升不了也降...[继续阅读]

小令词

渔歌子

    (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在今浙江湖州城西,山势幽深险峻,山坞密植桃树,春来漫山红遍,景色迷人。山前有一大湖,名叫凡洋湖,水色清绝,物产丰富,盛产鳜鱼、鲈鱼。这首《...[继续阅读]

小令词

调笑令

    (唐)王建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王建的诗以擅写宫词著名,这首词亦写宫女的寂寞凄凉生活。黄升云:“王仲初以宫词百首著名,《三台令》、《转应曲》,其馀技也。”《转应...[继续阅读]

小令词

调笑令

    (唐)戴叔伦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调笑令》又名转应曲,因格调韵律多变而又多照应而得名。八句中先用仄韵,中换平韵,末又换仄韵,还有两叠韵。每句押韵,声调优美。这...[继续阅读]

小令词

忆江南

    (唐)刘禹锡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春本无情,然而在情思满怀的人眼中,将逝去之三春景光无不溢满着依依离别或别有所寄,难以自持的情态,一花一木也...[继续阅读]

小令词

潇湘神

    (唐)刘禹锡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秋。《潇湘神》一曲,始见于本篇,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一言其为刘禹锡所创调。相传上古时贤君虞舜巡视南方,死在苍梧之野(见《史记·五帝本纪》)。其...[继续阅读]

小令词

潇湘神

    (唐)刘禹锡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潇湘神》是刘禹锡创制的词调,又作“清湘词”、“潇湘曲”,开头三字重叠,其它三句均为七言,单调二十七字,只比七言绝句少一个字,实际上是七绝稍加...[继续阅读]

小令词

竹枝

    (唐)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原为巴渝(今四川省东部)地区的一种民歌曲调,刘禹锡用这种曲调写了多首清新婉丽的小词。唱词写得有如天成,说明诗人对民间乡野男女之情...[继续阅读]

小令词

竹枝

    (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山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又是一首在春天里少女唱出的情歌。她的情郎,大概是一个来往于江上的舟子,驾船外出前,可能和她有过小小的龃龉或口角,亦或他外出时间较久,竟没...[继续阅读]

小令词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