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硅镁层,指地壳下部由富含氧化硅、氧化镁的玄武岩类岩石组成的连续圈层,陆壳部分此层较厚,约10~40km;洋壳部分此层较薄,约5~10km,其成分相当于辉绿岩或玄武岩及辉长岩一类的岩石成分。...[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又称硅镁层,指地壳下部由富含氧化硅、氧化镁的玄武岩类岩石组成的连续圈层,陆壳部分此层较厚,约10~40km;洋壳部分此层较薄,约5~10km,其成分相当于辉绿岩或玄武岩及辉长岩一类的岩石成分。...[继续阅读]
指地壳中缺失硅铝层、仅有硅镁层的部分。主要分布在大洋盆地及洋中脊地区。其平均厚度为5km,最厚处10km。根据对洋底的物探和钻探资料,洋底水体以下主要有三层:第一层为未固结的沉积层,厚度不稳定,平均约0.2km;第二层为固结的...[继续阅读]
地壳中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部分。其分布范围除现今的大陆外,还包括大陆架地区。陆壳的平均厚度为35km,年青褶皱山系地带厚约50~60km,最厚的可达80km(如我国的康藏地区)。...[继续阅读]
简称古登堡面:常用G表示,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1914年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B.Gutenbeng)发现在地下2898km深处,地震纵波波速从13.6km/s突降至8.1km/s,而横波则突然中止消失,不再向下传播,此为一截然的、明显的分界面,全球各处均普遍...[继续阅读]
由地壳底部一直延伸到地核的外围,即介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的一圈物质。其厚度约2880km,其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3%,质量为4030×1024g,占地球质量68.1%,平均密度为4.5g/cm3,根据地震波速度变化的情况,以1000km深度为界,(该深度以下地震...[继续阅读]
①在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较其上下层均低的任何圈层。据认为是由于岩石的强度减弱所致。②特指上地幔中地震波波速明显下降(下降约6%)的一个圈层,其深度约在60km(洋壳下)至250km(陆壳下)之间,这可能是低速带的组成物质接近...[继续阅读]
其在软流圈之上,是个刚性的固体圈层,它与软流圈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成固态的橄榄岩层,厚约60~120km。岩石圈的基底被认为是板块的基底,板块在软流圈面上滑移。大多数中源地震均发生于此。...[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