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人,主要是黎巴嫩和叙利亚作家所组成的现代阿拉伯文学流派。由于黎巴嫩在历史上曾作为叙利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也称“叙美派文学”。十九世纪末,大批阿拉伯人(以黎巴嫩人和叙利亚人居多)不堪忍受奥斯曼...[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由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人,主要是黎巴嫩和叙利亚作家所组成的现代阿拉伯文学流派。由于黎巴嫩在历史上曾作为叙利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也称“叙美派文学”。十九世纪末,大批阿拉伯人(以黎巴嫩人和叙利亚人居多)不堪忍受奥斯曼...[继续阅读]
埃及文学评论家,学者。生于亚历山大市。父亲是土耳其军队高级将领,母亲是阿尔巴尼亚人。艾德哈姆在埃及、土耳其上小学、中学,后去苏联留学。1933年获莫斯科大学博士学位。以后在列宁格勒学习数学。1936年在埃及研究社会生活...[继续阅读]
黎巴嫩诗人。出身墨西哥一个黎巴嫩侨民家庭。在开罗求学期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创办过多种杂志。后任贝鲁特东方音乐学院院长。1938年至1943年,出任黎巴嫩广播局局长。1942年创办《文学家》杂志,专门发表新人新作...[继续阅读]
巴勒斯坦诗人。生于杰宁。高中在黎巴嫩赛达的美国工艺学校就读,后考入贝鲁特美国大学医学院,在埃及诗人艾哈迈德·邵基的引导下,转入文学院。曾在耶路撒冷、伊拉克等地教书。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爆发后迁徙约旦,后移居叙利亚...[继续阅读]
科威特诗人。科威特现代诗歌运动的先驱。出身伊斯兰教宗教世家,当过清真寺教长。48岁时,双目失明,开始从事诗歌创作。擅长模仿中世纪阿拉伯诗圣穆太奈比的风格写格律诗,以颂诗为主。留下一部手抄诗集,其中的名篇《石油颂》...[继续阅读]
科威特诗人,散文作家。出身书香之家。三十年代时,在巴格达读书。四十年代,担任英国统治下的科威特国民立宪会议书记官。六十年代起,先后出任科威特驻约旦、黎巴嫩、利比亚和意大利等国大使。四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19...[继续阅读]
叙利亚诗人,翻译家,大学教授。五十年代起发表诗作。1971年,出版了两卷诗集,其中的名篇有《大马士革的欢歌》(1961)和《鲜花化为灰烬之前》(1970)。擅长写新诗,诗作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政治激情。另外,他还翻译了不少外国诗歌。...[继续阅读]
叙利亚诗人。记者出身。大学英文系毕业。六十年代初,开始在本国报刊上发表诗作。有名的如长诗《绿影》(1967)和《如果我是个巴勒斯坦人》,还发表过《分娩》(1967)、《审讯不作战的男人》(1970)和《阿比德之夜》(1977)等诗剧。他也...[继续阅读]
科威特诗人。毕业于开罗爱资哈尔大学。五十年代创办《复兴》、《研究者》等社会政治、文学批评杂志。七十年代后期任国家文化艺术和文学委员会秘书长,擅长写长篇自由体诗,作品富有哲理,充满对生与死、善与恶的沉思。1980年...[继续阅读]
叙利亚小说家,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创始人。以思想解放,文理深邃著称。三十年代初,开始发表短篇小说。代表作有《新人》(1931)和《赛义德大先生的意见》(1935)等。他的作品深含政治和哲学意味,有“哲理小说”的倾向。...[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