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百米赛跑来比喻季羡林一生的学术研究历程的话,那么,从1992—2002年的10年,是他最后的冲刺阶段。所以季羡林也说:“我的学术研究冲刺起点是在80岁以后。”在这10年里,季羡林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三部学术著作:《糖史》《吐...[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如果用百米赛跑来比喻季羡林一生的学术研究历程的话,那么,从1992—2002年的10年,是他最后的冲刺阶段。所以季羡林也说:“我的学术研究冲刺起点是在80岁以后。”在这10年里,季羡林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三部学术著作:《糖史》《吐...[继续阅读]
《糖史》写作完成以后,季羡林又着手《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的写作。季羡林在吐火罗文的研究上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年他刚留学归国时,因国内关于吐火罗文的资料稀少而一度放弃了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到了20世纪...[继续阅读]
1980年,一次难得的机会使季羡林回到了他的第二故乡,也就是他生活了10年之久的哥廷根。35年了,历经磨难的季羡林终于能一尝夙愿,回到了这个与中国相隔几万里之遥的德国小城。坐在从汉堡到哥廷根的火车上,季羡林仍然不能相信眼...[继续阅读]
季羡林从小就喜欢小动物,他小时候最喜欢的是兔子。在季羡林的家乡,同村的许多人家都养兔子,而且一养就是一窝。季羡林家贫,养不起兔子,于是每次随大人往养兔子的人家家里去玩时,总是喜欢偷偷观察可爱的小兔子。当地养兔子...[继续阅读]
虽然第一次养宠物的经历以失败告终,但季羡林喜爱小动物的心并没有因此减少半分。此后季羡林专注于学业,且生活也一直不安定,实在没有额外的精力花在爱小动物上。大约在1978年,季羡林才开始养他的第一只猫。虽然童年时兔子的...[继续阅读]
除了爱猫,季羡林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平易近人。他自称是农民的儿子,血管中流淌着的是农民的血液,天性纯良朴厚,憨厚得还带些土气。季羡林是一个“土包子”,这是圈内圈外公认的说法,就连季羡林也不否认自己的土气。早在2...[继续阅读]
有一段时间,各报刊网站都登载了一条新闻,说是向来低调的季羡林突然高调地宣布昭告天下,辞去三顶“桂冠”。这是怎么回事呢?《病榻杂记》季羡林在他的新作《病榻杂记》中写道:辞“国学”大师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继续阅读]
自2003年以来,温家宝五次探望季羡林,社会上也掀起了“季羡林热”。作为老一辈的学者,季羡林传奇的求学经历,坚忍不拔的学术精神,谦逊和蔼的长者风范引发了世人对他的尊崇,由此季羡林也有了自己的“粉丝团”。那么,在粉丝眼中...[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