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宣誓就职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并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告全国同胞书》,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尽头,古老中国的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鹿苑镇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东南部,过去...[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宣誓就职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并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告全国同胞书》,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尽头,古老中国的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鹿苑镇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东南部,过去...[继续阅读]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切身感受了“坚船利炮”的威胁,深感迫切需要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处境,于是,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学习西洋技术的各式商店、工厂也开始在国内兴办起来。废科举,兴洋务,1...[继续阅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始创于1897年,前身为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人自己兴办的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学校因材施教,注重品行培养,英才辈出,桃李满天下。它造就了一大批近代中国史上的杰出人物,例如,近代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第一...[继续阅读]
19世纪末,盛宣怀先生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交通大学,建校伊始便将“求实学,务实业”作为办校宗旨,以培养“一等人才”为目...[继续阅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我国东北,蒋介石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把东三省拱手送了出去。热血沸腾的上海学生对国民政府丧权辱国的行为极为愤慨,掀起了救国运动的狂潮。交通大学当然也不例外,立即组成了救国委员会,众...[继续阅读]
1935年,张光斗搭美国轮船格兰脱将军号起航赴美。导师汪胡桢以他早年在美国学习的经验,推荐张光斗就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城分校土木系。后来的事实证明,汪先生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伯克利分校地处旧金山湾畔硅谷地带,是加州大学...[继续阅读]
在垦务局,张光斗结识了一同实习的清华留美学生张昌龄。他比张光斗高一届,二人志趣相投,相处甚好。一天,张光斗接到清华导师汪胡桢先生的来信,要他代表中国水利学会去马萨诸塞州参加在哈佛大学举办的国际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继续阅读]
经过三个星期的海上航行,张光斗一行抵达香港。实际上,当时国内的时局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要实现工业救国的理想,谈何容易!回国后,张光斗既放弃了到云南大学任教的机会,也婉拒了江西省公路养路总队长的职...[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