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通过两次主动行动,自己保存了唐朝时期有关法律与制度的史料。长兴二年(931),朝廷下诏,要求有司与天下州县“于律令、格式、《六典》中录本局公事”。《六典》即《唐六典》,是一部最初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完成的政书类著作...[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朝廷通过两次主动行动,自己保存了唐朝时期有关法律与制度的史料。长兴二年(931),朝廷下诏,要求有司与天下州县“于律令、格式、《六典》中录本局公事”。《六典》即《唐六典》,是一部最初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完成的政书类著作...[继续阅读]
长兴三年(932)二月底,为了搜集不同种类的信息与材料,朝廷向司天台颁发了一道诏令:“应奏历象、云物、水旱及十曜细行、诸州灾祥,宜并报史馆,以备编修。”(2) 这样,编修实录与国史的史官就可以参考这些数据,描绘出更为完整的画...[继续阅读]
天成二年(927)夏,明宗给李从荣准备婚礼,后者是前者在生的长子,也是一个沉迷于诗词歌赋的人。(2) 骄傲的父亲驾幸儿子的府邸,参加了一个单身汉晚会,晚会持续到当天很晚的时候,而父亲也从宫中带来伎乐以娱宾客。其中一位美女让...[继续阅读]
明宗显然是一个迷信的人,材料表明他常常为此与辅臣冲突,尤其是安重诲。在他即位差不多一周年的时候,各地奏报祥瑞的奏章纷至沓来,包括郢州、怀州进白鹊,沧州进白鹤,兖州进三足鸟,以及华州、邢州进两歧麦。(2) 进献祥瑞如此频...[继续阅读]
明宗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狩猎,尽管到他六十多岁统治中原时,这种短途旅行已经不太经常发生。长兴二年(931)九月,他在与冯道交谈时,讨论了这种变化的原因。冯道赞扬了皇帝,认为他为弱小生灵着想,把猎犬、猎鹰等动物放归自然,并...[继续阅读]
在天成二年(927)平定开封朱守殷之乱后,明宗收到青州节度使霍彦威的一对作为贺礼的箭。在几代之前,沙陀用箭来给前线的军队传达命令,这就是所谓的“传箭”。同时,箭还可以作为使节在外国的信物。(1) 一般来说,是指挥官给下属传...[继续阅读]
明宗的朝廷也致力于培养有教养的精英,一开始,它只是为皇帝身边的饱学之士创设殿阁,最终,它的积极性更高,并逐渐开展高等教育。后唐首次委任端明殿学士是在天成元年(926)五月二十日,被委任的是以清廉著称的冯道与赵凤。(1) 几...[继续阅读]
朝廷对于公共教育最重要的举措,都发生在明宗最后的岁月里,除了天成三年(928)初发生的两件事。其时,朝廷收到中书门下的一份奏章,要求委任宰相一人兼判国子祭酒,从而使国子监对中书负责。皇帝批准了这一请求,并选择不通文墨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