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中国随笔小品鉴赏 > 正文

《孙子兵法》序
中国随笔小品鉴赏

操闻上古有弧矢之利,《论语》曰“足食足兵”,《尚书》曰“八政”曰“师”,《易》曰“师贞丈人吉”,《诗》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黄帝、汤、武咸用干戚以济世也。《司马法》曰:“人故杀人,杀之可也。”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孙子者,齐人也,名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试之妇人(11),卒以为将,西攻强楚,入郢;北威齐、晋。后百岁有孙膑(12),是武之后也。
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13)。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14),况文烦富(15),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16)焉。

(中华书局辑校《曹操集》)



注释 ①弧矢之利——语出《周易·系辞》:“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弧,木弓。②足食足兵——语出《论语·颜渊》,意谓人民丰衣足食,国家武备完善。③《尚书》句——语见《尚书·洪范》,意谓八件政事,其一为师。师,师旅、军事。④“师贞”句——语出《周易·师卦》,意谓出师合乎正道,用人看其老成,就吉利。师,出师打仗。贞,正。丈人,老成之人。⑤“王赫”二句——语出《诗·大雅·皇矣》,意谓周文王赫然发怒,于是布置了他的军队。⑥“黄帝”句——意谓黄帝、商汤和周武王都用过军事手段救济世人。干戚,均为兵器,这里代指军事、战争。⑦《司马法》——即《司马穰苴兵法》,今存5篇。穰苴,姓田,春秋时齐景公尊为大司马而改氏。⑧“人故杀人”二句——意谓人故意杀人,把故意杀人者处死就是了。⑨夫差、偃王——夫差,吴王阖闾之子,继位后曾战败越王勾践,后来与晋争霸,越乘虚攻破吴都,遂自杀。偃王,相传为周穆王时徐国国君,楚国攻打徐国,不忍抵抗,为楚所灭。⑩戢而时动——语出《国语·周语》,意谓把兵器收藏起来,必要时使用。戢(ji),收藏,聚集。(11)试之妇人——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孙武以其《兵法》献阖闾,阖闾出宫中美人百八十,令孙武操练。孙武将美人分为二队,以宠姬为队长,令其持戟操演,妇人大笑。孙武立斩二队长,以次美人为队长,再令操演,妇人的动作皆合于规矩绳墨。⑿孙膑——战国时齐国兵家。曾与庞涓同学兵法,涓忌其才。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去掉膝盖骨),故世称孙膑。著有《孙膑兵法》。⒀“审计”三句——意谓计谋和行动要讲得详审而慎重,策略和企图要讲得明白而深刻,不能使人发生误解。计,计谋;举,行动。画,谋画;图,企图。诬,谬误、误解。⒁“而但”句——而、但,表示转折语气。亮,洞悉,透彻了解。训,解释。⒂烦富——繁多丰富。⒃略解——为《孙子兵法》所作的简要注释。

赏析 这篇不足200字的短文,与其说是序文,不如说是随笔。按照惯例,为书写序,总是要介绍书的内容、成书经过、编写体例等。这篇序文却很少这类评介性文字。为一部兵书写序,通常要强调用兵的重要,这篇序文却出人意外地提出“恃武者灭,恃文者亡”。文章中征引了《周易》、《论语》、《尚书》、《诗经》、《司马穰苴兵法》、《国语》等著作中的7处论述,又举出黄帝、商汤、武王、夫差、徐偃5个历史人物的事例。广征博引,洋洋洒洒,占了将近二分之一篇幅,似乎是把他读书所见的有关史料随手笔录。对于孙子只用数十字简述其成功,连带提及其后人孙膑,而对《孙子兵法》本身只字不提。写得如此“离谱”,似乎是漫不经心,率意而为。最后提到写序的原因,算是切题,也是一笔带过。
然而,这一切正构成了这篇序文的显著特色:从我出发,借题发挥;以论为主,论据翔实。但他不是任意发挥,中心论点是“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为阐明这一观点,先征引古籍,强调“经典”上都讲用兵,可见用兵不可忽视。接着笔锋一转,提出“恃武者灭,恃文者亡”的论点,并举出历史上专恃武力导致亡国的吴王夫差,以说明兵备、战争不足恃;又举出专讲仁义、不用武力,最后沦于覆亡的徐偃王,以说明兵备、战争的不可无。这足以说明用兵的正确态度是“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既然兵备、战争不可无,《孙子兵法》就是一部有价值的书,并用“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给予高度评价。正因为《孙子兵法》是兵书中最好的一部,“故撰为略解焉”。
通读全文,恍然大悟:原来作者并非“随手笔录”,而是有意而为,且观点明确:或由分论点归结到中心论点;或由中心论点引发出分论点。一个个论点,被众多的事例簇拥着,虽寥寥短幅,而波澜起伏,浑厚深沉。在历代随笔中,实属难得的精品佳制。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及收益归属创作者,未经作者授权,不得转载。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