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黄梅戏传统剧目 > 正文

《柳荫记》
黄梅戏传统剧目

《柳荫记》,系《上天台》 的上本,黄梅戏传统正本戏。《黄梅戏传统剧目 汇编》第5集著录张敦友述录本,《安徽省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 第6集刊载 刘正庭、丁翠霞口述本。
《柳荫记》 全剧分为堂前训子、姑嫂接掌、禀告母亲、辞家求学、山伯赴 杭、长亭结拜、拜师入学、后园打枣、十八相送、如梦方醒、平安归来、红绫 作证、望断杭城、践约访友14场。
主要人物有: 祝公远 (老生)、吴氏 (老旦)、王氏 (老旦)、祝英台 (花旦)、梁山伯 (小生)、人心 (小旦)、四九 (小丑)、柏氏 (小旦)、王婆 (彩旦)、王祥 (小丑)、孔先生 (老生)、师母 (老旦)、祝洪 (小生)。
东晋越州上虞县祝家庄员外祝公远,出生书香门弟,为人拘谨,平日家教 甚严。娶妻王氏,为人贤淑温和,宽厚仁慈,喜欢清闲安逸。夫妻俩生有一男 名祝洪,女名英台。这天天气晴朗,祝光远在堂前训教儿子祝洪,在圣堂要认 真读书,刻苦用心,切莫贪玩浪费大好时光,希望他能金榜题名。诚实的祝洪 让父亲放心,一定谨记父训,刻苦攻读圣贤书,熟知仁义礼智信。祝光远在望 子成龙的同时,不忘教育女儿成凤,叮嘱安人训教女儿英台。安人要求女儿百 事都要走在姐妹们的前头,每天在绣楼练习针线,紧守闺门。英台不负父母的 期望,闲暇时与兄长一起读书习文,吟诗作对,兄长经常不是她的对手。
一天,英台之嫂柏氏到绣楼看妹绣品,发现绣工不错,花鸟栩栩如生,只 是凤凰头上少绣了三针,当即指教。英台心高气傲,不服柏氏指教,强词夺理 说是按照哥哥画的样绣的,少绣三针不是她的错。柏氏语重心长地告诫英台, 不要强词夺理,自古就有教不严是先生之惰,即使是兄长少画了三笔,嫂嫂点 拨你也没有过错。英台极不服气,反唇相讥,如果不是爹娘将她生错了,她一 定能胜过兄长。若要读书就到杭州城去读,在文才上超过兄长。柏氏认为英台 是在痴人说梦,异想天开,嘲笑她在杭州城难以保持少女贞操,下年将会抱着 外甥回来。祝英台恼怒万分,要与嫂嫂接掌盟誓,柏氏毫不退让,连接英台三 掌,向英台承诺如能保持贞操,她将头顶盘香跪接英台回家。为表示保持贞操 的坚定决心,英台一怒之下,从柜中剪下七尺红绫,埋在后院牡丹花下明志。 若失节,红绫烂成泥土; 若保节,红绫鲜艳如初。
英台与嫂嫂柏氏打赌接掌之后,当即向母亲王氏禀告了与嫂嫂接掌盟誓、 埋绫明志的经过,表达了要去杭州求学的心愿。女儿突然提出要外出求学,王 氏左右为难,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埋怨媳妇不该去绣楼乱嚼舌根,训教女儿读 书是男人的事,女儿家才学再高也不能去考功名,还是在家以习绣为本,不要 去杭州攻读诗书。英台表示她去意已定,即使不能参加科场考试,才女同样可 以千古传名。王氏见英台去杭州求学的决心坚定,尽管她极不赞成,却又束手 无策,万般无奈之下,让英台去征求兄长的意见,由她去同父亲商量。英台改 换男装来到父亲面前,听说女儿要去杭州求学,父亲祝公远坚决反对,担心英 台万一在杭州闺门不正,将来给祝家留下骂名,无脸见人。英台见父亲极力阻 拦,遂以死相逼。经王氏和儿子的劝说,祝公远见女儿乔扮男装,毫无破绽, 为避免女儿采取过激行为,只得勉强应允。王氏让丫鬟人心改换男装,相伴同 行。
英台辞别父母、兄长,带仆女人心,女扮男妆,跃马前行。长亭上路遇越 州山阴县书生梁山伯,亦带书童四九到杭州求学,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在长亭上义结金兰,拜为兄弟。兄弟相伴,并马而行,相互关照,四九、人心 各自回乡。第二天,梁山伯、祝英台来到杭州城的孔先生圣堂,拜师入学。从 此,二人同窗共读,形影不离,结下深厚情义。春去秋来,众学友后园打枣, 奚落英台是女人,英台巧辩,亦难服众友,要脱衣服辩明男女。英台慌了手 脚,回到圣堂,请师长制止学友胡为。孔先生大怒,惩罚全体学友跪在地上, 借机出难题要每人交一颗五寸长的枣子,以考查学生的才能,否则用戒方惩 戒。英台跪下为同学们求情,若老师能写天大的字,学生才能交出五寸长的枣 子,先生暗赞她才华出众。
自走进学门,孔先生和众学友都知英台是女性,但梁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 女子。同学三年,朝夕相处,山伯虽然发现祝英台生活中许多不同男人的疑 点,但都被英台巧言释疑。打枣事件发生后,英台感到再难隐瞒女性真相,遂 将绣鞋一只,请师母赠给梁山伯,辞学回乡。山伯情深相送,归途中英台借物 比人,将情喻己,暗托终身,然而,山伯对弦外之音,概不明白。英台只好以 九妹为名,自许终身,约梁秋后访友。山伯回到杭州,师母转交了英台的绣花 鞋,山伯如梦方醒,遂辞学回乡,践约访友。
《柳荫记》 相关考证内容见《三世缘》。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