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浙江县报百年史 > 正文

五、浙江第一份农民运动报刊《责任》
浙江县报百年史

20世纪20年代前期,浙江政治势力错综复杂、党派林立,各个政治势力都在杭州建立支 部或通讯站,开展活动,办报纸是其活动内容之一。因此,这一时期的杭州报刊背景较复杂, 寿命都不长,也没有突出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杭州就开始建立党团的 工作,1922年9月22日组成了中共杭州小组。1922年3月,俞秀松作为中共社会主义青年 团临时中央局派来杭州,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
杭州“一师风潮”过去后,一些思想进步的学生先后毕业,走向社会。其中宣中华、唐公 宪、王贯三、徐白民等人受沈定一的邀请,于1921年4月到沈定一的家乡萧山衙前农村小学 和坎山继志小学任教师,并和沈定一一起从事农民运动。经过他们的努力,发动萧山、绍兴、 上虞82个村的农民,建立了农民协会,并于同年11月24日成立了衙前农民协会联合会,这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但是,这场运动很快被当地的地主 阶级勾结反动政府镇压下去了。运动领导人之一的李成虎亦于1922年1月24日在狱中被 凌虐致死。
许多青年学生经过这场斗争,锻炼得成熟了。他们接受了中共一大、二大所提出的纲 领,有的(如宣中华、徐白民等)已经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或社会主义青年团。他们并没有因衙 前农民运动的失败而撤退。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 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进行初步分析后指出,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 “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衙前农民暴动被镇压后,宣中华等秉承中共二大精神,依然留在 萧山调查研究农村革命问题,组建“任社”,并以此名义出版《责任》周刊,主要刊发农民运动 的文章。1922年11月27日,《责任》创刊,周刊,4开4版。编辑部设在萧山坎山,发行部设 在杭州皮市巷3号。由宣中华、唐公宪、徐白民、王贯三等人编辑,徐白民主编。他们都是萧 山衙前农民运动的组织者。
《责任》在发刊词和其他一些文章中,宣告了自己的理想:“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反对不 劳而获,反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制度,提倡社会革命。它在发刊词中说:
人各依自己底能力,负担人己间的责任,一种是生产工作,一种是生产品消费; 生产工作,便是劳动,生产品消费,便是生存。有工作才得生存,要生存必须劳动, 劳动是责任,生存也是责任。这两重责任,为人人都应该负担,不是哪个人应该负 担劳动责任,哪个人该负担生存责任。
《责任》涉及的内容较广,主要是刊发有关农民 和农民运动的文章。有些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等原理,剖析中国农村的经济状况和阶级 斗争形势,从国情出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指出中 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必 须帮助他们。《农民与革命》一文认为,虽然农民与 工人相比,存在着许多弱点,但是,中国革命和建 设,离开了农民,决不能成功。在《劳动运动与农民 运动》一文中呼吁:
做社会事业的同志们,别把大多数的乡村 劳动者忘记!农民运动应该十二分注意,十二 分努力,不能疏忽呀!


当时,农村的阶级斗争十分尖锐,佃农与地主 的矛盾愈演愈烈。《责任》的编撰者深入农家,开展调查,写出大量反映农民在灾难与被剥削 中痛苦挣扎和奋起反抗斗争的文章。如《佃主与地主的关系》、《萧山南沙底水灾》、《农民底 生命下命令来了》、《家庭访问记》等,都以典型事例来启发农民的觉悟,并坚信农民经过教育 和引导,在革命的道路上是有顽强战斗力的。有的文章描述了农民的贫困生活:
我们一路走来,听不到“鸡犬相闻”的景况,奇怪!原来都是雌鸡,只要勤生蛋 的雌鸡!不会生蛋的雄鸡,要来做什么呢!至于狗,食量更大,与其养狗防贼,不如 听贼去偷来得省;横竖偷不去什么,倒不像狗天天要喂它。
有的文章则鼓动农民同工人一道起来革命,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文中写道:
各处工潮,为的什么?不是为生活的要求吗?前年萧山的农民协会,不是为生 活的运动吗?但是都被一般强盗——资本家的走狗们,压迫了,摧残了,谁得到圆 满的要求?不是都处于失败的地位吗?……总之,辛苦工作的朋友,只有死的一法 了。既然横也是死,竖也是死,总是一死,有什么事不能做呢? 以前的种种失败,是 不足畏的,是成功的胚胎,是替后起者开一条血路。
《责任》周刊所载文章,更多的是在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农民与革命》等文指出,虽 然农民都极安分极耐苦,但农民终究不是呆子,不是没有脑子的,如果有人向他们一招呼、一 提醒,如枯草遇火,不论山上的地上的,都大大地燃烧起来,迎风施威。农民从外观看如一盘 散沙,没有黏性,如果能加以团结和训练,非但不是没有团结力,而且是有很坚固而不疲乱涣 散的团结力。该刊曾对陈独秀等忽视农民运动的观点提出批评。《劳动运动与农民运动》一 文说,陈独秀把劳动运动局限于工厂、矿山、交通的范围,以为这些劳动者才有近代意义、才 配与资产阶级作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文章还写道:
新俄国所感到的种种困难,使彼不能不施行新经济政策,于农民方面欠注意, 欠努力,不是一个大原因吗?这种情形,正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对于全国的政局,该刊也多次载文发表议论,如在第9期上,宣中华曾撰发《杀宣统》一 文。此文发表后,招致北洋政府急函浙江省长饬令取缔。作为农民的喉舌,《责任》宣传鼓动 反帝反封建,遂被军阀当局查封,主编徐白民遭拘押一个月后离开萧山。现存《责任》第1~ 15期,第15期出版日期为1923年3月19日。
20世纪20年代早期,浙江省其他县,也出现了进步报刊。
《上虞声》,1921年10月由胡愈之、胡仲持兄弟同上虞籍进步青年在上海创办。胡愈之 (1896—1986)原名学愚,字子如,上虞人,曾任上海《东方杂志》编辑,以介绍新思想和新知 识、宣传科学与民主闻名。《上虞声》4开4版。每期印近2000份,免费赠送上虞学校和文化 团体的青年朋友,内容主要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仅出刊2期,即因经费不济停刊。1924年 初,胡愈之与旅沪同乡及上虞教育界青年成立上虞青年协进社,经筹措资金,1924年10月在 上虞恢复出版《上虞声》,并改月刊为旬刊。据《绍兴名人传略》记载,胡愈之在《复刊词》中阐 明办报宗旨为:
一、反对土豪劣绅的专横;二、反对堕落生活;三、认真办理地方自治;四、整顿 小学教育;五、提高人民常识;六、改良农民生活;七、结合青年同志共谋改良地方。
到1928年底前的4年多时间里,胡愈之经常给该报写稿,还约请叶天底、陈鹤琴等进步 人士撰写文章,为宣传民主革命和改变家乡面貌尽了力。1926年4月,夏丏尊、范寿康等50 余人发起改《上虞声》月刊为3日刊,推举朱云楼为主编,胡愈之、吴觉农、叶作舟为理事;胡 仲持、郑师泉为出版委员。报纸仍4开4版。第一版社论与特载;第二、三版县内外新闻;第 四版杂缀(杂著、文艺、琐闻等)。1934年6月终刊,共出838期。
1922年10月31日《春晖》由夏丏尊、朱自清等在上虞春晖中学创刊,8开4版,半月刊。 1924年11月停刊,1925年10月复刊。1926年6月再度停刊,1927年底又复刊,直至1930 年下半年终刊。停刊原因不详,共出60多期。首任出版主任为夏丏尊,丰子恺负责插图; 1924年9月,倪文宙接任主任;10月朱自清接任出版主任。以后接任者均为校内声望较高 的教师。该刊反映春晖师生教学、生活和思想,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在校内外有一定的 影响。
《春晖》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春晖中学校长经亨颐为实施“革新教育,与时俱进”的教育方 针而创办,为向外界传达“我们的教育主张和教授训育的方法”、“向外方同志要求批评和指 教”为宗旨。该刊以省内中等以上学校及各县高等小学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栏目设有“由 仰山楼”、“曲院文艺”、“白马湖读书录”、“半月来本校”、“课余”、“他山之石”、“科学常识”、 “校闻”、“童话”等。主要撰稿人经亨颐、夏丏尊、丰子恺、俞平伯、朱自清、朱光潜、吴觉农等。 在《他山之石》专栏发表讲演稿的校外文化教育界名人有蔡元培、舒新城、俞平伯、黄炎培等。
1923年7月,奉化县进步知识分子团体“剡社”主办的青年期刊《新奉化》创刊,主编胡颖 之。《新奉化》由北京永明印书局承印,宁波四明日报馆发行,宁波城区、北京、上海等地设代 派所。该刊以反映民情、改良社会为宗旨,设有“言论”、“调查”、“人物传记”、“本县大事记”、 “风俗漫谈”等栏目。初为16开年刊,每期200页。国共合作实现以后,随着革命新形势的 发展,1926年6月,王任叔(时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后转为中共党员)出任主编,并改年刊为 月刊。王任叔笔名巴人,奉化人。1915年进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求学,五四运动期间被 选为宁波学生联合会秘书长。1923年在宁波参加新文化团体“雪花社”和人文学研究会,次 年任《四明日报》编辑,并为《宁波评论》撰稿。
《新奉化》改出月刊后,致力于宣传国民革命,指导农民运动,抨击黑暗统治,评论政局, 提出改革社会必须推翻旧政权观点。刊出的不少文章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第1、 2、3期刊王任叔长诗《告兄弟们》、短篇小说《剪发的故事》。第5期,董子兴在他撰写的《青年 之态度》一文中说:
我们相信唯物史观的。中国最有希望的是青年。青年当有平民精神,同情于 被压迫阶级。青年应有革命精神,扶持农工来打倒乡绅,剪除军阀、官僚。
在这一期,还刊文声援中共党员卓兰芳发动奉化东乡农民运动。后因奉化县劣绅以“赤 化分子”等控告王任叔,王被迫离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新奉化》停刊。王任叔 随后到广州任北伐军司令部秘书处秘书,继而返甬,一度负责中共宁波地委宣传部工作, 1927年参与创办《宁波民国日报》。
这个时期在浙江县域出版的报纸还有:
《工商日报》,1920年11月创刊。绍兴县商会主办,社长章天觉。社址绍兴城区小校场。 办报宗旨为“改良社会,注重道德,提倡国货,开通工商同胞知识”。日出对开两大张。栏目 设置突出广告。第一版广告,第二版要电、国内要闻及广告,第三版国内要闻、杭州快讯,第 四、第五版广告,第六版地方新闻,第七版“特载”及广告,第八版副刊“越光”及广告。报社派 专人向全县工商界征集广告用户。报纸发行对象以本县商界为主。内容主要为商业动态及 市场信息,经济信息量大、传递及时,对促进当地商业经济发展有一定作用。1922年下半 年,社长章天觉撰文讥讽蔡元培,并附以木刻插图,引起社会人士不满,被徐叔荪(徐锡麟三 弟,时任绍兴民团巡缉队队长)勒令停刊。
《觉非旬刊》,1920年创刊。台州地区民办报纸。由于言论激烈,1921年被当局查封。
《孝丰导报》,1920年创刊。总编辑陈笑民。
《孝丰周报》,1921年创刊。为地方人士创办。总编辑方秉性、诸文蔚等。报纸均为赠 送品,仅出7期即停刊。
《赤城日报》,1921年创刊。陆翰文、李惠人先后任社长。铅印,日出一大张。后扩至一 张半,增副刊《霞光》。社址在临海城关狮子桥,后曾迁海门。1928年停刊。
《孝丰公报》,1922年创刊。由湖州地区孝丰县政府主办。总编辑王显之。1924年 停刊。
《孝丰日报》,1922年创刊。胡宗南创办。当时胡宗南在孝丰某小学教书,出版该报,自 任总编辑。两年后该报停刊,胡宗南即离开孝丰,进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后追随蒋介石反 共,成为国民党将领。
《暨阳日报》,1923年10月创刊。社址在诸暨县城。对开日报,负责人许国桢。
《上虞旬刊》,1925年9月创刊。社址在丰惠镇。4开旬刊,上虞县教育会主办,负责人 胡憨珠,1926年夏停刊。
《民声报》,1926年2月创刊。社址在诸暨县城。由周耿成、祝志学创办。对开日报。 1926年12月终刊。
《上虞声三日报》,1926年5月创刊。4开3日刊,社址在上虞县百官丰惠镇白马湖,由 朱云楼创办,一度在上海出版。1934年6月终刊。
《农民运动特刊》,1926年创刊。国民党(左派)江山县党部农民部长毛鹏仙主办。石印 小报。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迫停刊。
另据《浙江革命历史档案选编》记载,至1926年6月,省内县市国民党党部办有周刊、半 月刊的还有5种,即《甬声》、《新嘉湖》、《新永嘉》、《三一八》和《兰溪导报》。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