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克对教育的思考中,有两个相互矛盾的问题——自然(nature)和养育(nurture)两难窘境和形式训练的效率。在着手写《教育漫话》时,为了证明其思考是有道理的,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实现一切目的。但正如我们所...[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在洛克对教育的思考中,有两个相互矛盾的问题——自然(nature)和养育(nurture)两难窘境和形式训练的效率。在着手写《教育漫话》时,为了证明其思考是有道理的,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实现一切目的。但正如我们所...[继续阅读]
在教育史上一个最有争议的问题开始出现,这就是,洛克是否可以被看做形式训练学说(doctrineofformaltraining)的支持者。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柏拉图是不能推卸引入教育的训练概念(disciplinaryconception)或形式训练的责任的。在弥尔顿(Milt...[继续阅读]
虽然《教育漫话》是用来指导如何养育普通绅士的儿子的,但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用以指导男孩姊妹的教育,洛克对此已经作了准备。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写给伊丽莎白·克拉克(ElizabethClarke)的信中看出来,从这封信的字里行间,可以读...[继续阅读]
洛克对教育的贡献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评价。其1690年出版的《人类理解论》被认为是教育史上新纪元肇始的标志。③毫无疑问,它开创了哲学思想的新时代,但它对教育并未产生直接的影响。后来,亚当森(J.W.Adamson)在《洛克教育著作》...[继续阅读]
不过,从有关卢梭这个人的介绍来看,按照他那个时代的标准来分析,他前40年的生活不仅是失败的,而且是连续失败的。1712年,卢梭出生于瑞士的日内瓦,父亲是一位钟表匠,也是一位舞蹈教师。他出生刚一周,母亲便去世了。他的父亲非常...[继续阅读]
在《爱弥儿》中,卢梭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的或消极的阶段、社会的或道德的阶段以及公务的或政治的阶段。只有在涉及爱弥儿到国外旅行的经验时,他在《爱弥儿》中才提到第三阶段。在《关于波兰政府的筹议》中,卢梭将...[继续阅读]
卢梭在《爱弥儿》中劝告我们生活要遵循自然,①教育要遵循自然。②但是,人们通常认为,卢梭提出的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其实并非出自卢梭的著作,而是出自诗人沃兹沃斯(Wordsworth)③表达的一种感情主义(sentimentalism)。这一错误主要在...[继续阅读]
要获得自由,教育必须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着手。消极的教育在于限制儿童的欲望;积极的教育则是指,当学生在争取自由——不是为争取权力①的过程中感到力量不足时,为其增强力量。卢梭通过让儿童依附事物的做法实现了前者。...[继续阅读]